当前位置:首页>办公设备>打印机>

中国造不出针式打印机吗(国产针式打印机现状)

中国造不出针式打印机吗(国产针式打印机现状)

更新时间:2022-02-24 01:56:36

我母亲以前曾是单位的专职打字员,小的时候经常在旁边看她用镊子取铅字、排字,打字,后来她是我们家最先学会电脑打字的,还是专门培训的五笔输入法,而我到现在都没学会五笔!

1991年~1998年,900元买的就是这样一台打字机,加一台手推油印机,天天接单打印文件和试卷,8开纸每一张4元打字费,0.5元一张文件费,每年有7~8千块收入。那是普通干部工资不到500元/月。1999年586微机兴起,手工打字熔断,作为纪念品保存了十几年,后来部分零件锈蚀处理了。

汉字的独一无二,造就汉族的独一无二,单就打字机设计来说,中国必定选择与众不同的道路,迫不得已也罢,无可奈何也罢,五千年文明就因为独自探索发展之路,走的艰难但扎实,曲折但精彩,所以,在未来之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上,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只能是“走自己的路”,即中国特色的路,民族复兴就是要回到“持续引领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上来,中国的未来就是人类的未来。

学五笔难吗?我认为比拼音的和其他的输入法要简单至少一百倍,根本就不用背任何字根类的。记住二点就行,一是键盘上五笔分五个区横竖撇乃折,二是中文拆法是五种上下左右半包结构,再根据第一个偏旁部首的第一笔就能找与之对应的那个字母键。五笔好学易学,与这个笔画输入法没多大区别!

记得小时候学过机械汉字打字机,要记很多偏旁部首。后来好像是长城的汉字电子打字机就快很多了。我觉得最牛逼的还是王永民发明的五笔输入法,彻底解决了汉字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汉字还是有它独特的地方与优势的。很多人都是汉字难,其实掌握住常用的1000多个就足够足够了,能掌握3000个,那绝对是没问题了。反观英语为例。有没有人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词汇的出现,牛津词典的厚度越来越厚了?有过统计,华盛顿邮报已经有很多词汇,美国人都看不懂了。特别是涉及到专业领域,理不理解是一方面,认不认识又是另外一回事,外行人压根看不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反观汉字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也创造新词,也有音译过来的新词,但是这都不影响,因为都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之上!

我感觉汉字表达的方式就是表达的一种物体的运动的方式或者样子,理解要好理解得多,还是英语的话,真的就是一堆字母凑起来。当然我英语不好,只认识26个字母,有什么问题的话!

我觉得因为汉字本身就是象形文字一步步演化而来,随便哪个字,哪怕一个方块字,它都有自己的含义,而组合在一起又会产生新的不同意思。反观英文就是26个字母,而单个字母本身是没什么含义的,就是一个单纯的符号,无非是按照某种规律,某种读音组合,或者有时候压根就没有规律组合在一起。

小时候我妈妈操作过,但水平应该一般。这东西是不是不能擦除?一张文件打到最后错一个字,是不是都得重新来过?我记得是用色带印上去的!

我记得相对论刚发表的时候,全世界没几个人能理解他,到了现在,相对论成了物理学的基石。汉字与输入方式的悖论,与其说是汉字不适合现代技术,倒不如说现代技术配不上汉字,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根本不能理解和解析汉字。未来三百年,拉丁文字就会逐渐进入瓶颈,因为它已经没法适应科学的发展速度,反而倒是汉字,不仅适应得很好,因为它巨量的信息含量和象形的表意能力,甚至能引领科学的发展方向。

好像多数人都在说中文输入法哪个快,英文打字机是直接输出,中文很难做到这点,而且速度跟不上。可能电子和机械打印结合的一体机是最好的方式。需要电源,直接或者充电方式,一块显示屏,可以修改,可以整句或者整页一起打印。耗材方式可以多种,针式打印机比较省钱。

以前用过四通打字机体积比较大,用的是色带,消耗比较快,那时只用过英文的,没用过中文处理。我觉得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制造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比较小巧的电脑化中文打字一体机。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不同的新词出现。对于表音文字来说,必须创立一个新单词来表达,而汉字是表意的,几个字重新组合一下就是一个新词,不需要创造新字。所以很多年以后,世界上留下来能够完整表达事物的语言,只有汉字。

五笔输入法的发明者王永民是那个时代的大神。因为我学过四角号码的字典用法,所以总是觉得王永民借鉴了四角号码的编码思想。五笔输入法让电脑普及和办公自动化飞速发展,进入手机时代拼音输入法的进步让每个人轻松跟信息化对接。

在部队当文书时用过机械汉字打印机。把部队常用的字重新排列,每分钟20~30字,打文件也不是难事。就是打完腊纸还要上油印机印刷。现在的孩子们不知道,油印机相当于现在的复印机。

我是经常用电脑和手机、使用拼音的人,经常感觉输入起来真的很麻烦很慢,打出拼音需要找字,还要用字用词精准,毕竟文字是让人理解和明白意思的,搞不好一字之差差之千里,确实不如拉丁语系输入那么直接!

前人为汉字融入计算机做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我们要接过前人的接力棒,继续为汉字与计算机的融合而努力。我最近发了多个关于中文编程的微头条和视频,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却也存在着高喊中文编程没有意义、不能让外国人看、其心可诛等等负面声音。中文的信息化道路,还是任重道远。

“中文词语中大部分是双音节词”。这个说法有误。因为“中文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双字(多字)的词组”。所说的张继英排字法仅在于她的窍门,而不是排列的成果。因为,各单位、各用户的常用字和常用词不尽相同。一般都是专职打字员根据需要自己排列的。所以,打字员之间的字盘并不通用。

大概是98年左右初次接触电脑,那时还是UCDOS系统,我在我们单位就是神人了,用五笔输入法一分钟打字速度有两百多个!那时我们单位会电脑的没几个人,基本都是一指禅,只有我是盲打:我家里买了一台TCL牌电脑,用光了全部积蓄,还借债2000元!

每个能存在几千年的文明都有它的道理和理由的。不能这样单独比。也不一定要说绝对比说好。这样就唯心论了。如果说中文。那就是歌词诗赋和不同的组合排列加语气可以有无穷的组合并表达不同意境(这个英文不行,有过另外一篇文章说为什么近百年英语系出不了大哲学家和百姓普遍智商偏低,那是因为新单词太多。他们记不了)。例如你条蛋散,粉肠。我不同语气不同语境也可以不同意识的。别搞地域,美食,文化黑,医药什么的。


#2021加油带头人##2021生机大会##冬日生活打卡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