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办公设备>碎纸机>

碎纸机在日本叫什么(日本碎纸机怎么样)

碎纸机在日本叫什么(日本碎纸机怎么样)

更新时间:2022-02-11 00:41:47

日本人虽然缺乏大局观,但是钻研精神还是不得不承认的。比如下面这些发明,无一不是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东西,要么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要么使生活更加省心省力了。当然,有些发明是在原有技术上的革新,“学以致用”一直是日本人所擅长的。


“干电池”、1887年、屋井先藏

1887年,屋井先藏觉得当时使用的液体电池太难用了,如果能将“电池干燥了”就好了。于是他便把这种电池命名为“干电池”。经过不懈的努力,这个年轻人终于成功开发出了干电池。

“速溶咖啡”、1899年、加藤Satori

当时人们为了方便喝咖啡,将其粉碎成粉末非常的简单,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味道和香味容易受影响。1899年,居住在美国芝加哥的日本科学家卡特・萨特利博士,他在进行方便冲泡绿茶的研究中,发明了真空干燥咖啡提取液的技术。

在1901年的纽约州布法罗举办的美国面包博览会上,速溶咖啡以“雪橇咖啡”的名字首次被公布出来。

“自动铅笔”、1915年、早川德次

自动铅笔的原型是英国人在19世纪开发出来的,但铁皮很容易生锈,很不实用。后来开发出金属制自动铅笔的是当时22岁的日本人,早川德次。

他创立了现在的自动铅笔株式会社。此外还开发出了将一整块黄铜材板做成圆筒状,将头部变细,通过螺旋状的槽使细芯能重复出现的构造。

“显像管电视机”、1926年、高柳健次郎

当时的电视还称为机械式电视,成像的清晰度非常低。高柳健次郎进行电视研究是在1923年,最初是进行机械式电视的研究。但他感到机械式电视的局限性很大,于是便着眼于显像管的使用。

1926年1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像电视机被发明出来了。在影像实验中,日语片假名中的“イ”字非常清晰、漂亮地在显像管上浮现出来。

“八木天线”、1926年、八木秀次

这个天线被发明出来的开端,是在东北帝国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科的八木秀次和同事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的。

在实验中,电流计的针会有异常的抖动,他们在探究原因时,发现这与放置在实验系统附近的金属棒的位置有关系,由此发现了天线的基本原理。1926年,八木秀次申请了专利权。

“胃镜”、1950年、宇治达郎、杉浦睦夫、深海正治

1950年10月28日,当时还是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分院一名副手的宇治达郎和奥林巴斯光学工业(现在的奥林巴斯)的杉浦睦夫、深海正治三人,共同将一个极小的照相机和光源(超小型灯泡)安装在了软管前端,制作出了“胃照相机GT-I”。

他们发明的胃镜为胃癌的早期发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本也因此成为了内视镜方面发达的国家。

“电饭煲”、1955年、三并义忠

“用电做饭”的想法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了。而最初发明实用性电饭煲的,是在日本东京的一家“乡镇企业——光伸社”工作的一名技术人员,名叫三并义忠。他采用“三层构造的锅”的方法,做成了现在模样的电饭煲。

“壁纸刀”、1956年、冈田良男:奥尔法的创始人

1950年代,在印刷厂等地进行剪纸工作时,都要使用小刀或剃刀。当时在一家小印刷厂工作的冈田良男想:“如果刀再怎么用,怎么切都不会钝就好了”。

1956年,他从玻璃碎片和板巧克力中得到启发,设计出将刀尖可以掰下来的工艺,刀即使用到最后也能保持锋利。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折刀式刀具”。

“方便面”、1958年、安藤百福:日清食品的创始人

1958年,安藤百福便在自家后院的小屋里开始研究起了方便面。为了确保方便快速食用和保鲜性,他采用了大量新的生产技术,但失败了无数次。有一次,他看到妻子在炸天妇罗,受到启发后,便发明了用油炸的方法,使面干燥的“油炸干燥法”。

安藤百福又花了1年时间成功研发出鸡肉拉面,并于1958年8月25日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发售。

“碎纸机”、1960年、高木礼二:明光商会的前社长

碎纸机最初的发明在20世纪前半期的美国和德国。当时,高木礼二在做过复印机推销员,后又经营显影液销售公司的时期,考虑到在处理废纸文件时,如果能将纸碎成面条一样就好了。后来他以压面机为灵感开发出了碎纸机。

1964年前后,日本的产业间谍横行,为了保守公司机密,人们意识到了碎纸机的必要性。尤其是2005年,日本开始实施关于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碎纸机随之普及开来。

“安全气囊”、1963年、小堀保三郎

安全气囊最初是为了运用在飞机事故中的。最初是为了在飞机事故发生时,减少受冲击程度而发明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驾乘人员的生存比例,这也被认为是现代汽车安全气囊的鼻祖。

当时还是连系安全带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时代,再加上用于安全气囊的火药也触犯了当时的日本消防法,因此并未受到关注。

之后,以德国为主的其他国家开始率先使用起来,并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1985年,日本的本田汽车率先在汽车上安装安全气囊,到现在安全气囊已经是标准化的配置了。

“高铁新干线”、1964年、日本国铁

作为新干线计划的核心人物之一,三木忠直是战时轰炸机设计的技术人员。他将“飞机”的理论带入了“铁路”,设计出了“梦之超特急”电车。1964年10月1日,东海道新干线在东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式开通。

“光纤”、1964年、西泽润一

1964年,西泽润一提出了以玻璃纤维芯内的折射率,由中心向周边散射后,使其逐渐降低的这种变化,让入射角不同的光在光纤内聚拢,形成自我集束型光纤的概念。

同时他还提出利用自我集束光纤进行光通信的可能性。但是当时的日本专利厅(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因为不明白这项技术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不予受理。

“自动检票机”、1967年、立石电机(现欧姆龙)

1967年,在京阪神急行电铁(现在的阪急电铁)千里线的北千里站,立石电机(现欧姆龙)开发的月票专用自动检票机正式投入使用。

在实际投入使用前,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车站对乘客进行持续性的观察,考虑到乘客的步行速度和车票的处理速度等,开发出了如感应传感器、带有磁卡读取信息的车票等多项发明。

“方便食品”、1968年、大冢食品

印象图

1968年2月,大冢食品在阪神地区限量发售了世界上首款袋装食品“Bon咖喱”。据说该公司运用了兄弟公司——大冢制药点滴液加压加热杀菌技术,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率先开发成功。

“卡拉OK”、1971年、井上大佑

乐队成员出身的井上大佑,在1971年发明了卡拉OK相关服务和专用设备。他在8轨录放机上,加入预先准备好的调子和节拍,并从中选择重放、演唱。取名“8 Juke”,并进行租赁销售。

“VHS”、1976年、日本维克多

1976年10月31日,日本的Victor公司发售了VHS(Video Home System)首款录像机。1977年松下电器发售普及型VHS录像机“Mac Road”,VHS从此迎来了大卖时刻。

“随身听”、1979年、索尼公司

印象图

索尼公司在1979年发售了首款随身听“TPS-L2”。该随身听为了兼顾两人同时使用,还带有两个耳机插孔,还有内置麦克风对话功能,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先进了。

随身听的发明给社会上带来了“随身携带音乐,轻松愉快”的新文化。之后的随身听不断追求小型化、轻量化设计。相信80后们都人手一台。

“智能马桶盖”、1980年、东洋陶器(现:TOTO)

1964年,TOTO开始进口美国比德公司为痔疮患者专门开发的医疗用座便器,并在日本销售。该公司通过收集超300人以上的肛门位置数据,同时对热水温度的舒适性、热水的排出角度等进行了无数次试验,终于在1980年开始上市销售带有“温水洗净装置的座便器”。

不得不说,这种智能座便器是真好用!

“3D打印机”、1980年、小玉秀男

1980年,身为名古屋市的一名研究员的小于秀男,就发明了3D打印机的原型——“光造型法”。他虽然申请了专利,但当时日本国内并没有将其转化成实用性的企业,专利在7年后失效。

7年后,美国的查克·哈尔取得了3D打印机的基本专利。之后创立了世界上最大的3D打印机公司“3D Systems”。

2009年,20年过去了,3D打印机已经非常廉价,这使得其普及到了一般家庭之中。

“汽车导航”、1981年、本田汽车

本田汽车开发出了在透明胶片上印刷上地图表格,并投影到5英寸的黑白显示屏中,再通过光点显示当前位置的独立系统。该系统在1981年开始对外发售,名字为“本田电子陀螺仪”。

当时的“汽车导航”只是模拟操作,操作方法是在画有正确地图的专用表格上,用笔先画出自己经过的路线,然后在仪表板上安装一个正方形的显像管显示仪,再将地图表格插进去进行投影,方便开车时查看。

“闪存”、1984年、舛冈富士雄

发明人舛冈富士雄当时在东芝公司工作,他加入了DRAM的开发项目组。当时研究的项目是能否制作出市场规模较大的半导体存储器。在开发中,他想出了一种将信息一次性删除而不是每1比特删除的方法,同时为了降低1/4的成本,特意降低其性能,因此发明了闪存。

“CD-R”、1988年、太阳诱电

1985年,开始开发光盘技术的日本太阳诱电株式会社,对当时开始流行的“CD规格”很感兴趣。于是该公司便开始开发12cm的大小的CD信号格式光盘。

虽然当时的CD播放器中,可重放的刻录型光盘开发进展缓慢,后来由于使用反射率高的“金”后,成功开发出了CD-R。1988年9月,该公司发售了世界首个CD-R。

“二维码”、1994年、日本电装(现在的电装株式会社)

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电装(DENSO)的电气开发部门发明的矩阵型二维码,并命名为Quick Response。与条形码相比,二维码储存的信息量更大,读取速度更快。

电装虽然拥有二维码的专利权,但明确表示免费开放代码技术,供全世界使用。进入21世纪后,搭载了二维码读取功能的手机开始发售,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其使用范围,个人也可以自由地使用二维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