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办公设备>碎纸机>

得力碎纸机9939怎么样(得力碎纸机9902和9915哪个好用)

得力碎纸机9939怎么样(得力碎纸机9902和9915哪个好用)

更新时间:2022-02-10 17:13:28

本溪邻接沈阳,为日本帝国主义长期经营的煤铁基地,蒋介石在东北挑起内战时,本溪曾一度是我党我军的指挥中心。以后成为敌占市区,本溪农村则处于我与敌对峙的前沿阵地。敌人大举进攻南满,占领长白四县以外的广大地区,本溪又成为敌人的后方统治的心脏。我夏季攻势后,迫使敌人放弃新占地区,退而困守本溪市,敌我又恢复原来对峙态势,直至东北的全境解放。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在本溪进行的革命斗争,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反奸清算斗争与本溪保卫战;建设山区根据地与“五四”土改,敌后游击战争;平分土地与翻身运动;围困与最后解放本溪市。

三年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最终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消灭了蒋匪军,打倒了地主阶级,农民取得了土地,建立了人民的政府,培养出大批革命干部,2万工人、农民涌入野战军参加解放东北、解放全国的伟大战争。30多万本溪人民完成了翻天覆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我们初进本溪市,干部中曾流传一些对群众工作有害的观点,例如说本溪人民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统治,奴隶性强,不敢说,不敢动:本溪国民党的活动历史长,人数多,群众对蒋介石有正统观念,说中央军是正牌;本溪山高林密是老土匪窝,我们进不去,蹲不住,等等。他们看不到本溪人民长期过着牛马般饥寒交迫的亡国奴生活,有强烈的求生存与爱祖国的愿望;地主阶级在伪满时期与敌伪相勾结,通过配给、出劳工、抓国兵,百般奴役劳动者,因而形成尖锐的阶级对立;抗战胜利后,蒋与敌伪合流,敌伪爪牙转化国民党的官吏与武装,以致群众喊出“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我党我军以鲜明的群众立场与模范的纪律、正确的政策与历史的宣传赢得了信誉,使基本群众相信我们是他们的自家人。通过分析使大家认识到,只有正确认识本溪人民的本质与主流,我们才能相信群众并进而依靠及发动群众。

从本溪市县委正式组成开始发动群众到敌军进占本溪,为时不过四、五个月,我们既能充分动员群众支援本溪保卫战,赢得“有老根据地样子”的好评,又能带出大批武装干部与物资有秩序地撤出市区,也能迅速进入山区来对付几十股的蒋匪别动队,最根本的力量来自本溪党委抓紧时机,迅速而坚决地放手发动群众。市委在市内召开数千人的公审战犯大会,开展反奸清算斗争,县委也集中全力,在全县开展反奸、清算、减租与分配敌伪土地的群众运动。全县29万人口,有4.4万人次参加了斗争,有5.2万群众平均每人分到2斗粮食与2分半土地,在全县234村中改造村政权181个,建立农会215个,发展农会会员20,735人,党员484人。这虽然是对基本群众的初步发动,但已能保证我们与小市敌人进行拉锯战的同时在山区进行剿匪,为山区根据地建设奠定初步基础。

本溪市区失陷后,我在农村活动地区也缩小了三分之一。各处纷起的蒋匪别动队都是土生土长的地头蛇,他们人熟地熟,到处袭击我们,使我们不断遭受损失。在这种险恶的形势下,我们渡过各种难关,最终建成山区的根据地,这又得力于“五四”土改。县委接到中央指示后,前后两期共70天,在全县234村中的148村中,发动了土地改革的群众运动。其结果使占人口半数的农民分得土地,村政权及农会得到进一步的改造,区武装得到恢复,县大队充实为保安团并开赴小市参战,农村党员由曾下降为330人又发展到800人。山区根据地的初步建成。使我们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力量与国民党进行长期的斗争。

在敌后进行紧张游击战争期间,县委仍然坚持用实际的政治与经济斗争发动群众来提高群众支持战争的热情与勇气,曾利用战争空隙,在东部活动中心地区的外三堡附近各村发动农民分配土地。

1947年6月6日,东北局发出关于新收复区的工作指示,要求在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中解决土地与武装问题,辽东分局同时发出在收复区进行土地改革的信。在本溪这样刚刚恢复与敌对峙态势的前沿地区应否进行及如何进行这样的大规模土改?县委经过慎重考虑,通过南阳岗子的试点,然后决定以东部地区为重点进行政治经济一锅煮的土改与翻身运动。仅仅50天,本溪农民即造成了当家作主,有法庭,有武装,农会高于一切,地主阶级被打倒的天翻地覆的新局面。以工作比较深透的田师傅区为例,虽然地处贫瘠的山区,但每户仍分得土地6亩,粮4.5斗,农具5件,猪羊各一头,骡马及牛驴各1至3头,布14.5尺,家具4件,全区有农会会员3111名(包括中农297名)。全区在运动前参军223名,运动后参军1292名,单独组成“田师傅反攻团”,参军的青壮年已占全区人口总数的6.4%。1947年9月27日辽东分局陈云及江华同志写信给省委转本溪县委,肯定了本溪群众运动的作法。11月26日《辽东日报》一、二两版刊载了有关本溪群运的情况及经验,指出本溪群运规模宏大,斗争猛快深透,并在参军及支前中受到良好的考验。

本溪农村群众在翻身运动前已有2968名参军,在50天翻身运动与地主武装进行生死搏斗之后又有3821名入伍,加上后期运动后参军的3150名,全县参军人数已达9939名,即当时13.5万总人口的7.4%,农村青壮年几乎都涌入部队。此外本溪翻身农民组织的担架队随同主力作战,也建立了功勋,仅一个月中就有67人被部队记了功。而农会武装一一农民先锋队在整个运动中又与地主还乡团、蒋匪别动队进行大小战斗418次,共捕获匪特228名,缴获及搜出大枪547支,土枪570支,手枪38支,轻机枪3挺,迫击炮1门,匪特存在的社会基础被打垮,本溪从此根绝了匪患。

关于发动群众发动的方法与步骤,当时南满地区尚无固定模式,本溪的做法是从分粮,分浮财到分地,从反奸、反匪、清算到土改,把政治与经济,翻身与土改结合进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从群众最迫切要求出发,促使群众自己行动并迅速获得斗争果实。由群众选择斗争的对象与方法,在斗争中使群众得到锻炼,培养出自己的骨干。运动开始后,有些村庄的地主狗腿子及与地富有联系的人带头搞假斗争,我们则帮助贫雇农予以揭露并发动他们自己起来组织斗争。本溪地区经过敌我的反复拉锯,阶级阵线比较鲜明,基本群众由于积怨深,仇恨大,开始斗争时打人现象比较普遍,杀人的要求也比较强烈,对于群众正义的行动,我们都予以充分的支持。但运动既已开展后,对打杀现象迅速加以控制。运动发动半月后,县委即规定杀人必须经过批准,因而保证了运动未出现大的偏差。在运动中我们教育干部多思考,多向群众请教,多向实际学习,以不断充实与提高领导思想水平与指导艺术。总之,是群众运动而不是运动群众,我们要千方百计使群众敢于自己行动并在行动中不断提高自己以引导运动的逐步深入。

本溪土改后期,在东部地区群众斗争业已取得重大胜利并形成高潮,由于县委领导的缺点,西部地区的土改出现了一些“左”的偏差,打击面由10.7%提高到14.9%,死人的数目为前期的三倍,工商业和中农的利益受到损害。这是本溪土改的严重教训。

当敌人困守城区,我军胜利在望的时刻,本溪在辽东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及时采取稳定市民情绪,团结基本群众与加强地下党员活动的各种政策。因而在我进入市区作战时能取得群众的积极协助,并在进入城市后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迅速进行全面接收,尽快恢复生产与市场。

三年的本溪斗争证明基本群众的不断发动是战争取得胜利的中心环节。

三年来,由于本溪始终处于战争的最前线,干部与群众比较重视武装斗争,始终积极支持与不断补充主力部队。本溪虽然是贫瘠山区,人口不多,但在解放战争中却是重要的出兵区。抗战末期,敌人为补充本溪矿山劳力的不足,将关内抓来的劳工与战俘,编为特殊工人,强迫在矿山劳动。本溪解放后,这些特殊工人及单身劳工立即成批参加我们的主力部队,据统计当时参加新兵旅及各种部队总数达9000人。一方面农村经过持续不断的群众运动,得到实际利益并经过尖锐阶级斗争锻炼的翻身农民数量较多。在土改前参军的有2968人,土改中两次大扩军参加主力的5895人,土改后又输送1073人,最后县保安团经过游击战争及保卫土改的锻炼成长以1200人编成辽东独立三师七团,相继卫戍沈阳及北京,最后编入我国年青的空军建制。三年中本溪为东北野战军前后输送兵员共达20.136人。占本溪市县(市按5万计,农村基本区按15万)总人口20万的十分之一,对入关的东北百万雄师的组成贡献是比较突出的。

国民党军进占南满广大地区,本溪处于敌人的后方腹地。我们在极为困难的时刻,能坚持东西两块山区根据地,胜利进行八个月游击战争,其中决定的因素之一是有一支打不垮、拖不散、英勇顽强的小部队。这支小部队在第三次插回敌人据点密集的敌后时,只有248人,既要作战,还要掩护133人的地方工作队。在漫长六个月的时间里,昼宿夜行,忍饥耐寒,不顾疲劳,反复爬过和尚帽子等千余公尺的高山,以寻求战机,从八河川起相继在东营房、泉水、磨石峪,干净彻底消灭了4个清剿队;在张家堡以少胜多,消灭敌保安团两个营,后期在桥头配合主力协同作战俘虏一个营。前后经过十多次重要战斗及20多次小战斗共消灭敌人1108人,缴轻机枪19挺,步枪704支,我只伤20人,牺牲8人,失落7人。这支小部队在敌后游击战争中逐渐扩大到410人,最后经过保卫土改的多次剿匪战斗补充到千余人而编入主力。

我们这支小部队在艰苦敌后环境取得这样巨大的胜利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充分运用了毛泽东同志教导的主动作战的游击战争指导思想。八个月中我们时时刻刻寻找敌人可乘之机,力求主动以进行突然袭击。当敌人合围时,我们则坚决跳出敌人包围圈,到圈外去打击敌人薄弱环节,因此常常获 得 理 想 的战果。这支部队的构成都是工人和翻身农民,质量是好的,但开始时没有战斗经验,战斗作风尚未形成。经过八河川、东营房歼灭战才积累了经验,树立了信心,有了较好的战斗力。在张家堡子意外同敌人主力遭遇后,敢于大胆突击敌人指挥部并向纵深发展。经过二、三十次的战斗锻炼,才形成勇猛机动、善于突袭的顽强战斗作风。以致在后期的桥头战斗中,一个刚补入的侦察员也敢于空手抓住敌人从碉堡中伸出的枪筒而夺下枪支。他虽然英勇牺牲了,但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地方武装与主力部队相互支持与密切配合是本溪地区能坚持敌后斗争,胜利打开局面的另一重要因素。坚持东北新区工作与抗日战争的敌人扫荡老根据地时坚持地方工作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按抗战老经验提出“区不离区、县不离县”,从全地区总的看是正确的。但,有时离区、离县做必要的迂回与转移是必要的。坚持地方工作则必须有适合坚持游击战争的武装小部队与武装地方工作队。本溪两次布置分片坚持都遭损失而被迫退出,最后把不适合在前方工作的撤到后方,留下300多人的精干部队与地方干部工作队在敌后坚持斗争到胜利,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只有地方武装而没有主力活动,敌后地方工作的开展与小部队的坚持也将是十分困难的。有了主力第一次穿插,本溪才能那么快速进入西部地区;有了主力第二次穿插,本溪才有条件打张家堡战斗。从本溪在敌后斗争的切身体会,南满分局及陈云同志保留主力、坚持南满是挽救南满大局最英明、最关键的决策。从敌后游击战争到土改共15个月中,我本溪保安团共毙伤俘敌人1600人,缴轻机枪28挺,六〇炮3门,步枪1094支,我仅伤亡33人,与本溪人民血肉相联的子弟兵就是以这样辉煌战果支持本溪人民的斗争并最终编入主力的。

土改与翻身运动中,本溪人民的另一种武装,农会的农民先锋队也对本溪革命斗争显示出极大的作用。据统计,八个月中,各村先锋队与区中队剿匪作战418次的巨大战果已如前述,他们使敌伪匪特再无藏身之处,使本溪市区困守的敌人更加恐慌与孤立。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这一真理再次在本溪斗争史中得到验证。

1945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建军报告中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发展武装,收集资料,接收敌伪政权与建立根据地”的几项任务。12月15日又在本溪发出的目前形势与准备作战的指示中再度指出“我军在东北已无独占可能,应把主力放在控制长春线两侧广大地区以建设根据地,肃清土匪,放手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本溪县委正式建立时,战争即将逼近,我们能否在本溪农村立足,是县委首先考虑的问题。出路只有一条,即放手发动群众,掌握可靠武装。因此县委毫不迟疑,立即集中县区的现有干部,全力去发动群众与整顿地方武装。工作进行一段后,石桥等区已打开局面,但桥头等区尚停滞不前。12月29日收到辽宁省分委关于“发动群众反奸、清算、减租运动的指示。”县委立刻把县委机关迁出市区,搬到桥头镇,及时总结前期工作,再度发动群众。

敌占本溪后,匪特武装十分活跃,我受重大损失后斗争形势严峻。本溪县委在一批市的干部调县加强工作后,采取了两个步骤,即组织建立山区中心根据地。开始建立中心根据地的重点放在西部,县委为了加强领导,把草河掌单独划区与面向小市的久才峪沟相联,进行反奸、减租及反匪的斗争。不久敌进入山区,占领小市,县委机关乃退入草河掌东的胡家堡子与小市敌人进行拉锯战。

1946年7月7日,正在敌我争夺小市的紧张时刻,县里收到东北局关于形势与任务决议,并转来中央“五四”土改指示及全国动员粉碎蒋介石进攻的号召。本溪县委反复考虑,在敌人大举进攻的情况下能否进行“五四”土改?最终认定不放手发动基本群众就无法建立与巩固山区根据地。因此决定在地方武装的掩护下,再度集中力量在我控制的233个村庄中的148个村,进行土改运动。农民夺取土地的斗争远比减租、分配敌伪土地内容更为深刻,发动更为广泛。在我控制区中有半数人口分得土地后,农村根据地才得以基本建立起来。不久,迁县委机关到田师傅,重点建设东部。有了东西两片中心区,坚定了群众和干部与国民党进行长期的斗争的信心。

敌后游击战争中与上级联系是困难的,需要县委独立决断情况较多,在具体指导工作时县委紧紧掌握一条,即从实际出发。县委开始执行县不离县、区不离区的方针是坚决的,但两次受损失而被迫退出后,县委决心进行精简,以精干的小部队掩护武装的地方工作队,因为这样做符合实际斗争形势,终于达到坚持敌后斗争的目的。

敌后斗争适时的集中与分散,是领导的艺术。开始我们还不善于掌握时机,因而吃了亏,以后我们逐渐有了经验,有时集中有时分散,既能保持和群众联系也能保护与锻炼干部,使得夏季攻势后我们各区工作能迅速展开。

1947年6月6日,东北局发出新收复区工作指示,辽东分局发出在收复区进行土改的信。本溪县委在当时仍然与敌对峙的形势下,本溪能否进行土改,一时还难于下定最后决心。经过南阳岗子试点及县农民代表大会的讨论,县委才形成一套放手发动群众,让群众当家作主,从分粮、分浮财、分地到反奸、反匪及反把,经济政治一锅煮的平分土地与翻身运动的指导方针与具体做法。这种方针与做法经过东部地区形成的轰轰烈烈群众运动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成绩,县区干部在运动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与极大的鼓舞,运动中培育出大批的新的干部。

总之,我们三年来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及战略指导下,主力部队的不断支援及友邻地区的相互配合下,经过全体干部的努力与群众的充分发动才得以胜利完成建设与坚持革命根据地,打倒地主阶级,消灭蒋匪军,最后解放本溪与东北的历史任务。

在三年紧张与残酷的斗争中,本溪干部表现出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他们创造出许多令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为本溪革命事业英勇献出生命的数十名烈士中有县委委员,连任草河口、清河城区委书记翟啸,田师傅区委书记陈达,草河掌区委书记马骥,连任小市及南营房区长白东海,牛心台区长马忠骏,连任田师傅、清河城区长孙斌及区级干部陈英、田夫、冯志、刘志华、李明、张世友、吴绍起、孙玉华、柴士杰、戴之然、何玉成等。在战斗中英勇负伤的有县委委员草河口区委书记陈平,保安团二连长周继宏,武工队副队长陈羽齐,牛心台区妇女干部朴苇等。他们的血染红了本溪的大地,本溪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

图片:来自网络;作者:王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