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办公设备>碎纸机>

得力9914碎纸机使用年限(得力碎纸机33103说明书)

得力9914碎纸机使用年限(得力碎纸机33103说明书)

更新时间:2022-02-08 09:37:57

减租减息,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农村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烟台市各县开展的减租减息运动有一个发展过程。抗日战争初期,减租减息的政策先是在少数地区试行。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逐步建立和巩固,更多的区域也开始实行减租减息。1938年8月,胶东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正式建立。专署一建立,为了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调动各阶级、各阶层的抗日救国积极性,便积极推行减息减租政策,并在《施政纲领》中,对减租、减息、公平负担作了明确规定。《施政纲领》规定:“在各县切实进行减租减息,公田应先减收地租,私家出租之土地在15亩以上者,得减租25%(即二五减租),……一切贷款不得超过月利一分五厘(即分半减息)。 ……”8月底,北海专署为了实施减租减息,在黄县城后遇家村先行试点。首先召开佃农诉苦大会,提高佃户思想觉悟,而后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由于蓬黄掖根据地此时正处于初创时期,党政军民组织的工作重点是发展党组织、发展抗日武装、扩大根据地,对减租减息这项工作未来得及抓巩固工作。10月,张宗援、赵保原、刘桂堂等日伪顽军开始进攻蓬黄掖抗日根据地。1939年初,三县县城相继失守。这期间,胶东区党委的主要精力又集中于战备。因而,这一时期的“双减”工作,没能很好地实行起来。但是,减租减息的政策却深入人心,因为它代表了贫苦农民的利益,受到了农民、特别是佃农的欢迎。

  1939年12月,蓬黄掖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在《施政方针》中又提出:“适当地减租减息,优待抗属,救济灾民、难民,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实行合理负担。”这期间,黄县抗日民主政府根据上级指示,接受民众要求,抓住年关有利时机,在中心区、四区、五区等一部分地区实行了减租减息政策。同时,还公布了一系列法令、条例,有效地保证了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根据规定,原定的地租一律减低25%,借贷月息都适当减低,最多不得超过一分五厘,所有苛捐杂税一律废除。黄县县政府在优待抗属、救济灾民的有关条例中规定:“抗日军人家属所租之地,属于地主者,准减原地租三分之一。属于公家者,准减原地租二分之一。在抗战期间,地主及公家不得将租地收回自耕或转租他人”,“为救济贫苦佃户,则可以减租三分之二”。

  在黄县开展的这次减租减息工作,因为是初次推行,干部群众存有疑虑,如有的农户白天把减租的粮食拿回家后,夜里又偷偷送回地主家,有的村干部也缩手缩脚,不敢开展工作。针对这些问题,抗日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一是深入宣传,发动群众、教育群众,打开工作局面。派出干部到群众中,宣传、解释党的减租减息政策,使劳动群众以至地主、高利贷者都了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对夺取抗战胜利的意义。群众觉悟提高后,便在农会带领下行动起来。二是根据对象区别对待,有团结有斗争。团结开明地主和开明人士,鼓励他们率先实行减租减息。对有威胁、强迫、破坏行为的地主和高利贷者,政府则采取强制手段,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坚决斗争。黄县第二区政府和各救会就曾发动当地群众,面对面地斗争了大陈家村不执行减租减息的地主陈士乐。

1940年7月,《大众报》发表了《怎样进行减租减息的工作》的文章,传达了胶东区党委关于开展减租减息工作的方针政策,并对这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1941年1月,山东省参议会公布了减租减息的暂行条例。胶东抗日根据地群众基础较好的地区,遵照上级指示实行了“二五减租,分半减息”。黄县抗日民主政府抓住麦收结束、农民缴粮还债的有利时机,把减租减息工作做得更为扎实,除了有政府出布告、下命令之外,还召开各种会议深入动员。如召开地主高利贷者座谈会、贫雇农座谈会、地主佃户对话会、农救会分组讨论会等等。经过抗日政府的推动和各群众团体的共同努力,减租减息工作终于在根据地内彻底推行开来。

抗日战争进入严重困难时期后,为了进一步调动各抗日根据地广大群众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团结各阶层人士坚持长期抗战,1942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在对前一阶段各地实行减租减息的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确定了减租减息的基本原则。5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山东省战工会)又颁布了租佃暂行办法和改善雇工待遇暂行办法。这些办法规定:在改善雇工待遇方面,一般成年男工,除由雇主供给食宿及习惯上的一般待遇外,其年工资最低以再供养一个人的最低生活必需费用为标准,具体不得少于通用食粮300斤;成年女工,最低工资不得低于成年男工的二分之一;童工,不得低于成年男工的三分之一。在减租方面,凡公私租佃之土地,均实行减租25%,游击区和敌占区可低于25%;承租人于减租后,其应交纳之租额须按约交清,不得拒不交纳;因天灾人祸造成收成之全部或大部被毁时,由双方协议减付或停付地租,如有争议,由政府进行调处;减租后,救国公粮由业主和佃户双方负担,土地税由土地所有人负担;土地租期一般为5年,至少不得少于3年,特殊租地租期可由双方协议约定;地主对佃户的无偿劳役、奴役及高利贷性质的“粮滚粮”、“地租滚利”①等一律禁止。在减息方面,凡抗战前成立的借贷关系,应以清理旧债为原则,并履行年息减为一分五厘;凡抗战后本条例颁布前成立之借贷关系,以实行减息调处争议为原则,未实行分半减息之贷款,双方无争议时依其原约定执行,因利率过高发生争议时,由政府调处,调处不成者,即自借贷之日起按分半计息判处。

  6月13日,胶东区党委遵照山东分局的要求,召开减租减息讨论会。会议对减租减息的战略意义,胶东过去减租减息的情况以及如何扶助农业生产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①地主高利剥削农民的一种形式。“粮滚粮”就是佃户春天借地主一斗粗粮,夏季要还二斗细粮;或春借一斗粗粮,秋季要还二斗粗粮。“地租滚利”就是今年还不上,明年还双份,明年还不上,后两年还双份的双份。

并于7月组成胶东区减租减息工作团,分赴牟海县十区及牟平县的垛山区进行试点。通过试点,实行了“二五减租”,取消了高利贷,降低了贷款利息,并将取得的经验,在全区抗日根据地推广。1942年下半年,胶东区党委、北海地委派出工作队到黄县帮助工作,把黄县的减租减息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一期间,黄县的减租减息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首先是领导力量大大加强。胶东区党委、北海地委派出100多人的工作队,到黄县开展工作;黄县县委、县政府也从各部门抽调了大批干部与工作队一起深入基层,直接指导减租减息工作。其次是群众觉悟明显提高。工作队和黄县本地的干部在群众中广泛进行宣传教育,讲明“二五减租,分半减息”的好处,并依靠贫雇农这个广泛的基础,采取回忆对比的方式,算地主的剥削账,算贫雇农的翻身帐。通过算账对比,广大农民受到深刻的教育,把减租减息看作是自身解放的一条途径,自觉地行动起来。一时间,县、区农救会异常活跃。他们召开会议,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喊出了“实行减租减息,增资找活路”的口号,大街墙上写满了“坚决减租减息增资”的大字标语,减租减息真正成为一场广泛的群众运动。第三是在减租减息斗争中,县政府根据运动发展情况,不断地发布命令、布告。各种详细的法令、条例纷纷出台,使群众斗争有法可依,因而更坚决,更彻底。第四是扫除运动中的障碍。县委、县政府对各区的斗争都给予关注,保证运动的顺利开展。对农村中个别阻挠减租减息的恶霸地主,进行了坚决有力的斗争。

由于措施得力,黄县的减租减息运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声势。在莱山区、芦凤区、丰仪区、汶南区等地都出现了如火如荼的斗争场面。运动还一度涉及到单家庙、员外刘家、菜园泊以南的游击区,甚至一部分敌占区。如黄县三区,虽然受到了日伪多处据点控制,但仍然在敌后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到1944年底,减租减息工作取得重大成就,黄县群众抗战热情更加高涨,青年踊跃参军,抗日武装力量空前强大,抗日根据地更加巩固了。通过对敌斗争和减租减息群众运动,党组织在群众中积极发展新党员,扩大了党的组织,根据地内的村庄普遍建立了党支部和党小组,在敌占区党组织也有了发展。1944年上半年,黄县全县有党支部124个,党员1857人,1944年下半年有党支部149个,党员2336人。

西海地区的减租减息、增资运动首先在掖县、掖南县进行试点。7月份,中共西海地委组成“双减”工作团分别到掖县、掖南县和掖西进行“双减”试点。掖县“双减”工作团在十一区郭于村、东西罗台村和九区周官庄、北冯、狗爪埠、大香等村试点。10月,胶东区党委又派胶东“双减”工作团到掖县指导工作。掖县县委也抽调党、政、民干部组成“双减”工作队,配合“双减”工作团进行试点工作,各分区委也都先抓两三个重点村进行试点。工作团进村后,首先召开党支部、村干部会议,教育他们“双带头”(即是佃户的带头要求地主减租,出租土地的带头把租减下来)。然后分别召开雇工和贫、佃农会议,给他们算地主的剥削账,向他们进行劳动创造世界和谁养活谁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通过他们把群众全面团结组织起来,向地主恶霸开展“双减”斗争。试点村工作开展起来后,再由试点村带动附近两三个村,层层向外扩展。平里店、驿道等村虽有敌人的据点,但“双减”工作也开展起来了。

在其他县份,减租减息和增加雇工工资的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1942年6月24日,福山县政府召开雇工、雇主联席会。会上,雇工、雇主按照平等的原则进行了协商,雇主表示愿意为雇工增加工资,雇工也表示要努力生产,双方均感满意。这对发展根据地生产,巩固抗日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8月14日,招远县召开区级党政干部会议进行传达发动后,举办了“双减”工作训练班,成立工作队,分赴一、七、十一3个区的30个村庄进行“双减”试点工作。到1942年底,招远县共进行群众斗争会16次,参加群众1.6万人。共减租土地4430亩,减租粮食22.04万斤,减息3426元,获增资的雇工981人,增资粮食13.38万斤。1942年10月,中共牟平县委成立“双减”工作团,先在四区、五区28个村庄进行试点工作。至12月,在一、二、三、四、五区全面展开“双减”和增加工资工作。1943年1月反扫荡之后,各区又恢复了“双减”工作,仅据30个村庄统计,就有5254亩土地减了租,减租粮食5544斤。

莱阳县的减租减息工作,也有步骤地开展起来。1942年7月,中共莱阳县委成立工作队在下庄村进行减租减息试点工作。工作中,团结了中小地主,发动群众同恶霸地主开展说理斗争,消除了群众顾虑,使“双减”工作顺利展开。在对地主、富农实行减租减息的同时,也动员群众交租交息,以保证地主的地权和财权。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先在一区、九区20余个村庄推行,然后在全县推广。

在全县开展减租减息工作中,大体采取五个步骤:第一步,县、区党委选拔得力干部到不同类型村庄,依靠党支部、农救会开展工作。第二步,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村里租佃和借贷关系情况、基本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群众思想情况,选准突破口,循序渐进,开展工作。第三步,进行爱国教育和阶级教育,提高群众觉悟,培养贫雇农积极分子,并在工作中培养锻炼农救会干部,使农救会成为群众信赖的群众运动的核心。第四步,进行“双减”和增资的实际性工作。动员开明地主先行一步,订立租约。对顽固的地主采取讲理、交涉,以群众集体要求方式逼迫他们减租签约。对恶霸地主则召开群众大会开展讲理斗争。第五步,一个村或者一个乡(区)完成“双减”后,立即召开祝捷大会,进行工作总结,表扬开明地主,部署各村加强村政权和农救会组织建设工作。由于减租减息、增资工作延续时间比较长,有些村庄是边开辟工作边进行“双减”工作。“双减”工作成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进行抗日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开辟新区、巩固老根据地的首要工作。通过“双减”工作的落实,群众生活普遍得到改善,抗战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1943年底,莱阳县内根据地中所有村庄均进行了“双减”工作,60%的村庄都建立了群众组织。

1944年至1945年,烟台市各县又进行了减租减息和查减工作,这次“双减”和“查减”工作,主要是在新区和减租减息工作不够彻底的地区进行的。在老区主要是开展“查减”工作。“查减”就是对前段减租减息工作进行实际的检查,对明减暗不减、明增暗不增的乡村进行补课,这是减租减息运动的继续。1944年7月,东海区牟海县根据上级指示首先开始对减租减息工作进行检查。为了加强领导,确保“查减”运动顺利开展,县委、县政府首先举办村长、党支部成员参加的村级干部训练班,学习贯彻“查减”工作的政策和指示,然后向群众进行传达宣传。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依法查处了一些地主的违法行为,使其退回了应减的租额;对未订租约的地主,令其限期订好租约;对抽回土地的地主,则令其如数退回给农民。在“查减”过程中,有的区、村曾一度出现过“左”的倾向,均得到及时的纠正。9月,招远县和招北县开展“查减”运动,并结合开展了反恶霸、反特务、反资敌运动。

“查减”运动开始不久,到秋季就转向了反恶霸斗争,10月份反霸斗争进入高潮。招远、招北两县农民先后与立甲疃村王汉章、段家村段凤鸣、丛家村庞太康等大地主恶霸进行了斗争,世世代代受剥削、受欺压的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地主恶霸展开了面对面的讲理斗争,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获得了大批斗争果实。10月,海阳县“查减”运动取得阶段性胜利,共清算出房屋3799间、土地27121亩、山岚3132亩、粮食102万斤、耕畜320头、猪羊463头(只)、衣服43万件。这些斗争果实,按照政策分给了广大贫苦农民。在栖霞县,栖霞县委专门组织佃户代表300余人,与大地主“牟二黑子”的代表进行说理算账的斗争。“牟二黑子”是指牟氏家族第十四代孙牟墨林,他利用当年胶东大灾年,逼饥民以粮换地,掠占了大量土地,成了栖霞县乃至胶东有名的大地主。因其霸占农民佃户,高利盘剥农民,心毒肠黑,人们送其外号“牟二黑子”。“牟二黑子”家族经数代经营,至清末时,拥有土地6万余亩、山岚12万亩、房屋5000余间。在全县有他控制的完全佃户村(即全村都是牟家佃户)155个,零散佃户遍及全县。年收租量最多时达300万公斤。他家还开设有钱庄、当铺、药铺、杂货店、缫丝厂、油坊、粉坊等商号。抗日战争爆发后,其男户主弃家逃往烟台、青岛,其家产则由其家属及账房先生掌管。全县佃户在与大地主“牟二黑子”的代表进行说理算账的斗争中,解决了“二五减租”、“大斗(58.5斤)进,小斗(56斤)出”的问题,追回了地主从佃户抽回的土地,并把租期延长10年,从而打掉了地主的嚣张气焰,保护了广大佃户的利益。

在烟台市新区开展的“减租减息”运动,仍然是贯彻执行“二五减租”、“分半减息”和增加雇工工资的政策,经过发动很快就取得了重大成果。据统计,栖霞、栖东两县到1945年6月,共减租土地5736亩,减租粮食79.2万斤,退租粮食53.17万斤,退租加息粮食52.8万斤,签订新租约(5年期以上)5815份。在西海区,掖南县因敌、顽、我三方斗争激烈,减租减息工作开展的晚一些。随着斗争形势的好转和解放区的扩大,掖南县的减租减息运动于1944年8月开始举办训练班,共培训村干部1305人。9月,进行试点。同年10月14日,胶东区党委在《区党委实验区一月来查减工作小结》中指出:查减要与锄奸运动相结合。反恶霸斗争也可当作开展全面查减工作的一个步骤,在查减中首先要打垮少数顽固分子,但斗争范围不能无限扩大,以免树敌过多。根据这一指示,掖南县于10月份普遍掀起了减租减息和反霸斗争高潮。10月24日,文峰区召开1200余人参加的反霸斗争大会,斗争了玉皇庙恶霸地主李复义。29日,黄山区召开1600余人参加的说理斗争大会,与恶霸地主张金堂展开面对面的斗争。1944年,牟平县在新老解放区共发动129个村开展反恶霸、反贪污斗争,参加人数达4万余人,斗争恶霸136人,斗出土地1275亩、山岚1726亩、粮食4600余斤、北海币81万余元。

经过一年的努力,1944年6月统计:全胶东9914个村中,已减租的有6149个村,进行查减的有4576个村,其中比较彻底的有2631个村。查减运动中,共发动斗争大会3842次,参加人数157万人,斗争果实折款北海币3亿元。通过查减运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生产、学习、参战、拥军的积极性,运动中有30万农民参加了农会,有1.5万名青年参加八路军。

(凤观烟台 素材来源 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