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办公设备>投影仪>

投影仪发红光什么原因(投影仪画面发红什么原因)

投影仪发红光什么原因(投影仪画面发红什么原因)

更新时间:2022-02-18 03:39:23

一部电影的好坏,真不能靠片名和宣传来判断。

圣诞档期上映的新电影《爱情神话》,片名中任何一个字都不新鲜,要不是徐峥和马伊琍、吴越、倪虹洁三个实力派女演员搭戏主演,我差点就盲猜了它是一部臭烂片。

但很意外,《爱情神话》竟让人看得心花一绽。

▲《爱情神话》目前豆瓣评分8.3

这不是一部纯粹的喜剧片,却适时让人捧腹,具有现实主义与女性主义元素,可你绝不能用其中任何一个词单独概括它。

最大的感觉就是,高级。

片头到片尾没有一句我爱你,却令人感受到都市男女之间爱情的涌动,对爱的信念。而电影中没有一处恶意低俗地搞笑,却处处是尽在不言中的笑点。

这才是成年人的爱情啊。

看完之后不禁觉得《爱情神话》这四个字恰如其分,它就是一部关于“情”的神话。

▲《爱情神话》海报

这么说并不过誉,“神话”从来不是厚重、历史的代名词,神话之“神”,在于不可捉摸却妙不可言,在于人人都能恰到好处地体悟到独属于他们那一份的灵性和惊喜。

就像片中常出现的那个上海方言“灵啊”,这是一部“灵”气扑鼻,轻盈活泼的影片。

文学界有“海派”作家,那么这部电影就是地地道道的“海派”电影。小资情调中掺杂了市井气质,“原汤化原食”地融化了浓浓的吴侬软语。电影情节频频婷婷在观众眼前展开,带着沪语的气质、成年的智力、海派的矜持,好像这些故事正就发生在今天上海的弄堂里。

那味道是淡淡的、烹小鲜之作,情感浓度和戏剧强度其实都是淡的,相比起大鱼大肉,反而突出了一股清爽轻盈的香味。

▲《爱情神话》海报

它的野心并不大,甚至没有讲好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它有情景喜剧的调性,但视角更广,它有女性主义的视角,但绝非沉重严肃的探讨。

在一种轻盈巧捷、清爽利落的叙事里,观众会逐渐愧疚而感怀地发现,男男女女之间那点事儿,自己心里揣着掖着的那点关于情欲、人情冷暖的小九九,都被剖得一干二净。

如果一定用一个形容词描述这部片,我愿取“情趣”。

▲《爱情神话》剧照

有情——爱情、一夜情、友情,情而不腻,不伤,而是自有其真诚洽意之态。

有趣——语言趣、对白趣,人物言行举止趣而不俗,洒脱而不放荡。

这是一种别致的浪漫。

这才是成年人的爱情。

(后文有少量剧透)

“没有造过反的女人,是不完整的”

“杂家”老白(徐峥饰)过着许多人羡慕不来的中年生活:

上海土著,离异,家里有几套房,自己住小洋楼,会做饭,工作是教大爷大妈们画画。

▲老白(徐峥 饰)

一份相当小资但又“烟火气”的人生,忽然闯入了三个女人。

李小姐(马伊琍饰),是老白的追求对象。她与英国老公离婚后,独自抚养念小学的女儿,和母亲挤在破旧老屋里。既要工作、带孩子,又要应付怨念不断的母亲。

▲李小姐(马伊琍饰)是老白追求的对象

李小姐是个疲惫,但心中有幻梦的女人。会被一场无聊的爱情话剧感动得涕泪连连,但也会冷静地对待一夜情,在生活中防守好自己,绝不随意动情,不轻易破坏现有的生活。

第二位女性,格洛瑞亚(倪虹洁饰),她是老白画室的学生。有钱有闲,风情万种,老公失踪,依然洒脱自在。如果再年轻十岁,妥妥上海滩万人迷。不过,她现在也是,自信且自足的“风情富婆”。

▲格洛瑞亚(倪虹洁饰)有钱有闲,老公失踪

第三位女性,老白的前妻蓓蓓(吴越饰)。牙尖嘴利,干练利落,爱跳探戈,因为“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被老白要求离婚。离婚后的蓓蓓仍有旧情,偶尔回老白家看看。

▲蓓蓓(吴越饰)是老白的前妻

根据经验,这样的基础设定,其实很容易让人担心流于“俗”及“腻”,不是甜腻,就是油腻。

但《爱情神话》把四个人的关系讲得清清爽爽,轻盈灵动,充满情趣。

三位女性都有着各自独特鲜明的个性与人生——当然不是完美的,甚至不是“完整”的,她们都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都有着自己人生尚未达到的目标,但也都在各自领域有一定立足的能力。

▲影片中的三位女性

电影虽然是以男性视角切入的,叙事姿态和语气却有满满的“女人味”和女性立场。

对于爱情,她们有正常欲望,但并不当多大点事儿。老公被绑票,富婆格洛瑞亚心疼的却是那25000元赎金;常回前夫家看看的蓓蓓,却似乎更享受当着外人面让老白难堪的斗嘴;与老白发生一夜情的李小姐,没有接受老白却总是请他帮忙接孩子放学……

要搁现实中,这几个女人早就被贴上各种道德批判的标签,但导演就是能把她们拍得魅力十足,各具风情。

▲倪虹洁饰演的格洛瑞亚,回眸一笑

她们都是见过世面的大女人,有嗲和世俗的一面,也有脆弱那一面。

扪心自问,李小姐的确被老白打动,可被打动的那个她是年轻时的她,是会因为一副画像而小鹿乱撞的少女,而不是现在已经历过爱情之苦、独自抚养女儿的中年单身母亲。

格洛瑞亚其实也有过短暂恻隐,在KTV门口,她大大咧咧地调侃老白“女人不会因为男人好就爱上他”,但告别后,她依然流露出一刹那感伤落寞的眼神。

▲格洛瑞亚和老白在KTV门口,格洛瑞亚嘴角含笑,眼神落寞

“去标签化”,成为本片得以成功塑造人物的一大利器。片中三位女性都不是强韧到把“女性主义”刻在脸上的那种模板人物,她们有点“渣女”,有点“放荡”,但也有独立成年人的成熟理智,甚至包容,和有情有义。

对这些并不依赖爱情的女人们来说,“情欲”不是多大点事,暧昧、邂逅什么的,都只是琐碎生活里的一抹调色。

好朋友之间发生了一夜情,恐慌和手足无措的是作为男人的老白,变相出钱“补贴”的那个,反而是女人格洛瑞亚。

前妻蓓蓓,自己出轨了,还能理直气壮而不失委屈隐忍地辩解,“我只是犯了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

▲蓓蓓和老白

这句台词立刻成为影院里的笑点,但旋即静下来引人思考:为什么一直被男人拿来说的这句话,到了女人口中,就会变成笑点?

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通过“笑点”来引人思考一些“常规剧作”的细节。

格洛瑞亚在KTV里包间,周围全是穿着粉色西装的“男陪客”,滑稽,但不低俗。

▲格洛瑞亚在KTV里包间唱歌,周围全是穿着粉色衣服的“男陪客”

老白数落儿子化妆,两个女人替少年辩解:“凭什么女人能用的东西,男人不能用?”

不是要作无意义的博弈和较劲,但这种轻松的反常规“性别”倒错,除了给剧情增添笑料,还无意中奠定了全片的叙事风格:轻松但不轻佻,平视但不平乏。

最重要的是,从这些男男女女的琐碎杂叙中,导演调适出了一股大胆却不狂妄、诚实而不失活泼的调性。

大胆的诚实

今天的国产叙事变得有些“小心翼翼”,害怕女人在戏里受委屈,于是安排出声势浩大的“大女主群像”;害怕被批评不食人间烟火、穷人住豪宅,于是创造出了一些刻画年轻人拼搏奋斗的都市生活……

但《爱情神话》没有避讳“上海人”这一具有某种阶层属性的原生身份,反而尽情利用它。

满满当当的两小时沪语对白,金句频出的情景喜剧式对话,大大方方地去拍那些外人眼里“有钱有闲”“养尊处优”者的琐碎烦恼。

▲影片中金句频出,格洛瑞亚说自己是最好的状态:有钱有闲,老公失踪

对于真实的生活而言,美感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也是“神话故事”的重要构成部分。

老白与李小姐、格洛瑞亚的“一夜情”,算不上情欲之美。

但三个女人误打误撞坐到了一个餐桌上,而且还唠起了嗑,碰起了杯——才是坦率的、成熟的女性之美。

▲影片中大家大大方方坐在一桌唠嗑碰杯

一个是差点误会的好朋友,一个是前妻,一个是正在追求的女人,一段巧妙的对话把三人的初相见烹出别致韵味来:

蓓蓓尖声道:“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

“野猫”格洛瑞亚立刻哈哈大笑道:“这种句子我也会造。没有甩过一百个男人的女人是不完整的。”

“没有赚够一百万的女人是不完整的。”……

而这些肆意洒脱、孩子般戏谑出来的笑言没有对错,没有对价值和道德的探讨,不过只为图个乐,是这群活泼的中年人们,对自己内心的诚实吐露与恣意化用。

▲徐峥造句:“一个女人这辈子没造过反是不完整的。”

徐峥在采访里说,这是一部很“生活流”的电影。四十岁的中年人,经历过了青涩的情恋,鸡零狗碎的婚姻生活,会彻底将自己放松下来。

他们或许没有了多余的力气激情燃烧,但依然会互相试探和揣摩,只不过,他们不再固执地追求爱情的完整性,相比起承诺和计划,他们更重视风趣和情调。

▲《爱情神话》是一部非常“生活流”的电影

照这份信条去拍电影讲故事,似乎会变得有些不正经,甚至有点“流氓”。

但《爱情神话》完全首肯和投入了这种“流氓”。

就像片中偶尔也会抖个小机灵,犀利而漫不经心地吐槽今天的电影市场,吐槽一些编剧的偏见和傲慢。

最后在展厅里,格洛瑞亚和李小姐相对而坐的那段对话,延续着“大胆”和“诚实”:“今天的男导演拍女人,只有两种,一种是风情万种的女人,一种是哪哪儿都好,对他死心塌地的女人。-可男人偏偏不会选择对他死心塌地的女人。”

投影仪的红光潋滟下,女人们曼妙的轮廓在墙上投射出来,一颦一笑,如坠梦境。

但她们清脆利爽而接地气的对话,又把人拽回现实。

▲最后在展厅里,格洛瑞亚和李小姐相对而坐,曼妙的轮廓投射在墙上

灵啊,太灵了,一份性感而瓷实的情趣。

流氓的爱情神话

只有老乌的死,死得太突然、太“戏剧性”了,甚至成为全片唯一戏剧性色彩明显的片段。

不少观众都感到意外。

本来以为是轻喜剧片,最后却忽然插入一个死亡,在全片较平静轻松的水面上掷去一颗石子,激宕出令人颤栗的水花。但老乌的死亡或有悲伤,却并不令人难受,是他的死让观众从一地鸡毛的人生,去往了对“爱情神话”的思考。

▲老乌(周野芒 饰)

风流倜傥多年的“国际范儿”老乌,在最后的餐桌上给大家讲了他自己年轻时的“爱情神话”。他在意大利与欧洲巨星索菲亚罗兰的浪漫邂逅,并献出了自己的第一次,索菲亚罗兰给了他整个罗马又坍塌了它,他以此回味余生。

这种酒后吹牛大家一概是不信的,但当老乌眼里闪现泪光,旁人也不由得被深深打动,围着他的几个中年女人,落泪了。

老乌却在大家感动时,笑说是“我编的”,消解了这份置信。

故事的真实与否,对于成年人来说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相不相信故事中的那一份感情。

实际上,纵观全片,这种“虚实无碍”的设定早就交代给观众了。

主角叫“老白”,女主角之一叫“李小姐”,另一个叫什么“蓓蓓”“格洛瑞亚”,死党叫“老乌”……都不是真实大名。

这仿佛是一个发生在架空世界的梦境。没有真实,只有想象,但这想象又无限逼近于真实,叫观众笑过后恍惚落错,忽觉满头大汗。

究竟何为真实,何为想象,何为梦境?

电影剩下1/3,试图带领观众走进互文般奇幻、真正的《爱情神话》。

1969年,费里尼拍了一部新现实主义电影《爱情神话》,风格大胆奇幻,尺度坦荡,情节晦涩诡谲,叙事放飞自我……没有人能轻易看懂费里尼,包括老白和他的朋友们。

▲费里尼拍摄的《爱情神话》的剧照

老白的《爱情神话》最后一个场景,是在老乌讲述完他自己的“爱情神话”并去世后,一群人坐在家里沙发上,用投影仪观看费里尼的《爱情神话》。

电影是晦涩而冗长的。大家都看得昏昏欲睡,百无聊赖,导演没有让片中人附庸风雅。毕竟费里尼的《爱情神话》是一部没有明确故事的、难以直接理解的电影,看不懂就是看不懂,即便是搞艺术的老白,也如坐针毡。

▲影片中墙壁上挂着费里尼拍摄的《爱情神话》的剧照

要理解它很简单。现实中的人,是活在真实里的,不管是上海富婆也好,老艺术家也罢,他们关心的,都只有干皮混油皮的化妆技巧,一碗不放奶的鲫鱼汤,以及,同处一室却要发短信约会的暧昧情调。

但著名的欧洲古典大师,和当代文艺中青年的小生活,就这样荒诞而率性地阐述了交集。

导演也藉此重扣了全片想传达的真实:拍一部文艺的电影,拍一群文艺的人,但不要用高深莫测来结解构艺术,反而用一股不正经或假正经的调子,来瓦解艺术的严肃性、距离性。

▲影片中老白和李小姐的微信聊天

现实中没有晦涩神秘的神话,即便有,在老乌的口中讲述出来时,他眼眶里不经意蓄起的泪光,和讲完后爽朗的一笑“假的”,就已经抵达人们心中了。

神话藏在听众心中,关键在于——你信不信它?

格洛瑞亚说她相信。李小姐说自己不信。但谁也不知道她们到底信不信。几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还在讲什么爱情神话,说出去笑掉人的大牙,但又何必说出来呢?就凭她们不声不响就给老白办了画展的情义,不就够了吗?

这是一份有分寸的情趣。

真实的生活,也不需要这么多奇幻诡谲的神话来“拔高”,人们窝在沙发上,就着电影吃糕点,喝着罐装啤酒,聊着美甲和做爱,时不时打打瞌睡,看完了发个朋友圈,这就是生活的神话。

参不透的迷局,并不会影响他们真实恣意地享受那份灵动,会醺醺然说大话,也会贴紧地面,跳着探戈翩翩起舞。

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我爱你,但情意在流淌中。

这才是中年人的爱情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