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林蛙的生活习性 及如何养殖

林蛙的生活习性 及如何养殖

更新时间:2025-04-15 23:34:40

林蛙的生活习性 及如何养殖

林蛙是典型的水陆两栖动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蝌蚪生活在水中:变态后的幼蛙及成蛙生活在森林中,进行陆栖生活;而成蛙在冬季休眠时又是在水中度过。

中国林蛙在长白山区分布甚广,数量很多,其垂直分布范围很广,从山麓一直到海拔1800米左右的高山地带,但以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带数量较多,说明林蛙的生活环境相对较耐寒。林蛙每年的活动极有规律,整个生活周期通常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繁殖期、陆地生活期和冬眠期。

(一)繁殖期

每年的4-5月,河水开始解冻时,山上的冰雪开始融化,沿着山沟下流时,林蛙即解除冬眠。林蛙是解除冬眠最早的蛙类,比青蛙、蟾蜍等蛙类上岸时间早20-30天,北方地区相差更大(所以林蛙的蝌蚪生长时也是最耐寒的)。一般在清明前后,降过第一场春雨后,特别是在雨量较大的夜间,大批的林蛙上岸,在小池塘或水泡子中抱对、产卵。

产卵后,雌雄成蛙很快离开产卵的水域,转到附近的田地、山地、林缘等处,钻入较潮湿而疏松的土层,或钻进石块、树根及枯枝落叶下,进行生殖后的休眠。个别的在水中休眠。待到环境及土壤温度上升(10℃左右)时,休眠的林蛙陆续开始苏醒,并开始进行营陆地生活。

(二)陆地生活期

林蛙成体在春季生殖之后,经过短暂的生殖休眠,从5月初开始至9月末或10月初,在长达5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进入森林开始营陆栖生活。林蛙与青蛙等蛙类不同,夏季必须栖息在森林之中,营完全的陆栖生活,在整个陆地生活期,从不喜欢在沟谷的小溪岸边活动,更不喜欢进入河流、水池、水泡、水库等地的水中,而像青蛙则必须生活在水塘、水池或水田等有水的环境中,并经常进入水中生活。

林蛙栖息在离越冬地不远的潮湿的环境,如山坡、树林、农田、草丛等处,以阴凉潮湿的山林背坡居多,而那些郁闭度大、枯枝落叶层厚、空气湿润以及多岩石的阔叶林,更是森林生活的好环境。林蛙喜栖的主要林型是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林内有高大的乔木、中层灌木和低层蒿草的三层植被遮阴。林蛙不喜欢生活在纯针叶林内,尤其是落叶松林。

林蛙对森林的坡向也有一定的选择性。春季气温低,林蛙喜欢在温度较高的南坡活动,且经常在林缘、荒地里活动;盛夏季节多转移到阴坡,生活在阴坡的林下,湿度大,温度较低,无直射阳光,比较凉爽,适合林蛙生活。林蛙对山林地坡度,虽然没有明显的选择,但也似乎有一定的倾向,主要栖息在山坡,不大喜欢有沟谷的水边或山地。

林蛙在山林里活动,有一定的范围和一定的规律,不是漫无边际的四处游荡。它的活动是以冬眠和繁殖水域为中心,在其四周相对固定范围内活动,也就是说,林蛙天然冬眠场和产卵场的四周及附近的树林,即是林蛙夏季活动场,活动范围主要在500-1000米,一般不超过2000米。林蛙一般不越过山顶,但对低矮山岗也能越过。林蛙之所以不能离开冬眠场及产卵场水域太远,主要原因在于动物本能地保持其对生存条件的依存关系,它与其越冬场水源保持适当距离,当秋季气温变冷能准确的回到冬眠场过冬。

林蛙在陆地生活期,大体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山期。林蛙生殖休眠之后,即5月初开始,大约到5月中下旬结束,历时15-20天。二年生蛙同时进入森林,一年生蛙从6月中旬变态之后,半月左右,即广泛分布于山林之中。林蛙上山主要沿植物带上山,但有时因无植物带只能通过农田进入山林。但农田对林蛙通过不利,特别是大片农田,尤其对幼蛙来说更是天然障碍。当遇到干旱缺雨天气,幼蛙根本无法通过大面积农田,会因干旱而死亡。林蛙一般到生活区期需要一周左右。

第二阶段森林生活期。从5月中下旬到8月末为森林生活期。森林生活期是林蛙生活史中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一年中主要生长发育时期。这个时期,常单个分散生活在茂密的森林各处,主要生活在阴坡林下。它们善于跳跃,并异常机警,4-5米之外即能发现敌情而逃逸。林蛙主要在白天的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活动,气温过高,一般超过25℃以上时,基本不太活动,夏季藏匿在倒木或枯枝落叶层下面休息。

第三阶段下山期。从9月开始,气温逐渐变冷,降至15℃以下时,林蛙开始从山上向山下移动。因受低温刺激和缺食影响,迫使林蛙向山下移动,大约在9月15日,大多数林蛙已经移到山下沟谷及河流两岸的森林草丛。甚至附近农田。当气温降至10℃左右,林蛙即陆续入水冬眠,这种冬眠前向山下迁移活动多在晚间进行,但在雨天,白天亦大批往冬眠地移动。

(三)冬眠期

从9月下旬至翌年4月初或4月中旬,长达6个月之久,这是林蛙整个生活史中最长的时期。冬眠是林蛙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没有调解体温和保温机能的林蛙惟有此方式,才能度过严冬。冬眠时期,林蛙不食不动,其新陈代谢降到最低限度,乃至麻痹状态,靠肝脏及脂肪体中贮存的养分来维持生命。林蛙的冬眠主要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开始冬眠时气温必须在15℃,甚至10℃以下,平均水温为10℃左右,当温度降到7-8℃,便进入冬眠状。冬眠场多选择在水流平稳,水流深的转弯处水池中。

水下冬眠是其主要方式,可分为入河

生活习性

  林蛙与其他蛙类生活习性有所不同,它的年生活周期可分为水生生活期和陆生生活期两个不同的阶段。水生生活期是潜藏在较深的水体中进入冬眠状态,以躲避寒冷冬季,度过休眠期。在此期间,林蛙不进食,活动停止,体内新陈代谢活动降到最低水平。水中生活期结束后,林蛙离开越冬水体,到沼泽地带完成生殖活动后,在产卵场周围土壤中或枯枝落叶下经过短暂的生殖休眠即进入森林,开始陆栖生活。这是一年中活动最旺盛的时候。林蛙摄食大量的食物,以满足其对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为冬眠和来年春季的繁殖做好物质贮备。林蛙的水中生活期由于地域不同也有所不同。在东北从9月下旬开始,到第二年的4月中旬结束,历时150~180天,其中140~170天都处在冬眠状态;而在四川省10月下旬才进入深水层,2月下旬就从深水层出来,在水中生活期只有100~120天。林蛙水中生活期大体分为四个时期,即入河期、散居冬眠期、群居冬眠期和冬眠活动期。在北方每年秋分后,天气渐寒,陆地上的昆虫日益减少,当气温与水温低于10℃时,林蛙由于受温度和食物的影响,开始由陆地转入水中越冬,这一时期大约从9月下旬开始,到10月初结束,为期半月左右。在这一时期里,气温和水温是决定林蛙入河与否的主要因素,如果气温持续低于10℃,则林蛙在1~2天内集中入水。如果气温不稳定,林蛙入水不集中。从10月初开始,林蛙进入散居冬眠期,约经1个月的时间,到11月初结束。在这一时间内,林蛙分散地栖息于河流各处的隐蔽物里,但此时的栖息地不是固定的,林蛙经常从隐蔽物中游出,寻找另外的隐蔽物。从11月初到第二年3月中旬,总共5个月的时间是林蛙的冬眠期。在此期间,林蛙几十只甚至上百只地集中在一起冬眠,冬眠时互相拥挤在一起,不食少动,使体内新陈代谢降到最低水平。林蛙群居越冬可能对生殖过程有特殊意义,因为幼年林蛙没有群居现象。从3月末至4月上旬,集群的林蛙解散,渐渐变为活动状态,分散越冬的林蛙也从越冬场所出来,在河中短距游动。这期间(冬眠活动期)虽然林蛙活动,但并没有上岸,仍然在水体中生活。此期间成蛙的生殖机能已处于活动状态,雌蛙处于跌卵期,卵细胞从卵巢上跌落到体腔,经输卵管进入子宫。雄蛙精巢有成熟的精子,很快都进入了繁殖状态。林蛙在森林中的生活期约从5月初开始,到9月下旬结束,共计5~6个月。在此期间,林蛙完全从事陆地生活,从不进入河流或其他水域。成年林蛙在4月中旬完成生殖后,在陆地上营短暂的休眠,此行为称生殖休眠;二年生幼蛙从4月末由冬眠场所出来离开水域也在陆地做短期休眠后,与成蛙一同进入森林,开始森林中生活。一年生幼蛙6月中旬完成变态后,即开始由水中迁移到陆地,经半月左右,即广泛散布在森林中。在山区的林蛙迁到山脚下后,逐渐向山上运动,从5月中下旬到8月末为林中生活期。最初主要活动在比较温暖的山地阳坡,7~8月又转移到阴坡的阔叶和针叶混交林下生活。此时是林蛙摄食的旺盛期,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贮备都在这一时期内完成。从9月开始,当气气温降到15℃以下时,林蛙开始向山下移动,最后迁至山脚下,大约9月中旬,多数林蛙已迁至越冬场周围,当气温继续下降到10℃以下时,林蛙陆续入水,开始水中生活。

  养殖技术

  一、林蛙养殖场的建设

  选择森林茂密、水源充足、面积在100-200公顷以上的流域建立林蛙养殖场。在养殖场内,每10公顷修1一2个越冬池。池面要有排水孔和排水道。越冬池的面积不得低于100米2,水深1. 5米以上。水质清新。孵化池要选择向阳面,面积大小因地而宜,最好选择离森林较近的位置,以利幼蛙变态后及时上山。

  用塑料薄膜、砖、镀锌板、石棉瓦修建养蛙圈,防止林蛙逃跑。围栏养殖林蛙,陆地面积与水池面积比例,幼蛙期为10:1,成蛙期为(15-20):1。

  二、养殖管理

  首先,每年的春季(4月份)投放足够的蛙卵或留够蛙种。孵化池中的蛙卵密度不要过大,每平方米不超过2000尾。待蛙卵孵化期间,要注意水质清新,适时换水,喂食科学,及时预防蛙病,做到孵化池消毒,鳅鲜变态后,及时引入森林。幼蛙成蛙虽然不在水中生活,但必须生活的潮湿的陆地上。当湿度不足时,就要及时补湿,使湿度始终保持在70%以上,保证林蛙能够进行正常的皮肤呼吸。为此,可在蛙田内设喷灌设施,天旱干燥时刻进行喷灌或入工降雨,也可以用喷壶喷水。

  冬季林蛙回池越冬时,池水温度保持4℃以下,水深不得低于1. 5米,防止水面冻干,池水要适时换水,缓慢流水更好。越冬池内投放些秸秆、树枝等遮掩物,以利林蛙冬眠。

  另一种是窖内冬眠。越冬土窖可建在室外,亦可建在室内。土窖宽2米、深2米,长度根据林蛙数量而定。窖底放些石头、瓦头、树枝、秸秆,作为林蛙冬眠时的隐蔽物。窖口要安装防鼠设备,防止老鼠加害越冬的林蛙。土窖内放入1尺厚的河沙,喷湿。林蛙越冬期间一定要注意补湿,使蛙体皮肤湿润,呼吸正常,防止体内二氧化碳中毒。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