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移民是什么意思(移民的定义是指什么)

移民是什么意思(移民的定义是指什么)

更新时间:2022-04-12 03:21:54

作者:复旦大学教授 葛剑雄 整理:徐蓓

什么是移民?移民是指往他地迁移的居民,但这种迁移是以定居为目的的。外地人来成都读书算不算移民?不算,因为他有可能毕业后就回家乡了。但是如果他毕业之后在成都定居,即使没有户口,也可以算移民。总而言之,移民是以定居或者以争取定居为目的的流动人口。

移民和普通的流动人口,对待当地文化的态度是不同的,对于城市的归属感也是不同的。比如当地方言,流动人口一般是不考虑去学的,听不懂叫人翻译一下就行;但是,想长期定居的人,不仅希望听得懂当地方言,还会积极去学习。移民对当地文化有一种归属感,他们不是简单地听之任之,而是积极地参与或接受当地的城市文化,甚至愿意去改变它。

一座城市怎样才算是移民城市呢?

当移民成为当地人口的主体,这座城市才叫移民城市。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因为上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从1843年上海开埠到1949年),非上海籍人士以及他们的后代占总人口的近80%,这就叫移民城市。一般来说,移民占城市人口的一半以上,就算是一座移民城市。比如深圳前几年户籍人口350万,而非户籍人口近1000万,这就是典型的移民城市。

此外,移民城市不仅仅要看移民的数量,还要看移民的质量。

那些杰出的移民,是指拥有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的移民,哪怕他只是一个人,所起的作用也会非常大。比如,成都历史上就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移民——文翁。文翁是今天安徽合肥一带的人,到四川做太守,他地位高、有文化,后来老死在四川。“文翁治蜀”,蜀地的文化就是通过他转变的。他做太守期间发现蜀地经济繁荣,但有蛮夷之风,于是他下决心要改变。他的办法就是办学校、兴教育,他创办的文翁石室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它就是今天成都石室中学的前身。文翁规定,富人必须要送孩子到这里念书,念书之后可以做官,没有在这个学校读过书的人不能当官。当地没有高水平的老师怎么办?他选送十多个聪敏有才华的郡县小官吏到长安去留学。地方财政负担不起留学经费,他就想了个主意,每年官员到长安报告户籍档案时,就让他们带上蜀地的土特产、工艺品到长安卖掉,再用这些钱作为留学经费。他的这一系列措施,使蜀地转变了风气,直到现在老百姓还在纪念他。文翁就是一个移民,他起的作用非常大。

我曾经比较过上海和天津的移民情况,上海的移民人口为80%,天津为60%,同属移民城市,但为什么天津近代没有产生像上海这样发达的城市文化?天津的地位也不能和上海相比呢?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上海的移民大多数来自浙江、江苏,特别是浙江北部与江苏南部。五代、北宋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转到南方,苏南是最近1000年来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到了明清时期,浙江、江苏一带状元出得最多。这个地区人口很多,人均土地很少,农民已经走上了精耕细作的道路,商业、服务业也非常发达。这些移民到了上海后如鱼得水,很快就适应了城市生活,并且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

天津的移民则主要来自河北周边一带,还有山东。近代以来,山东、河北经济落后,文化层级也比较低,移民来源和总体素质都无法和上海相比,因此移民造成的社会影响也较小。

上海的移民还有多元化的特点,除了江苏、浙江,移民其次多的是广东人,之后是安徽人。上海开放比广州晚,广东因为临近澳门、香港,华侨众多,所以较早引进了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工商产业模式,比如新式的大百货店,都是广东人引进上海发展的。还有照相馆、眼镜店等产业,也都是从广东传入上海的。移民把各种文化带到了上海,这些文化互相碰撞和冲击,最后又融合成了新的城市文化。

在近代这么多的移民城市中,上海成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城市,还因为上海有一批特殊的移民——外国人。刚开埠时全上海只有20多个外国人,而上海侨民最多的时候有多少呢?登记在册的就有15万人。一直到1949年,上海的外国人还有2万多人。这些移民中有两部分特殊人群,一部分是犹太人,一部分是流亡的俄罗斯贵族、知识精英。犹太人中,有早期到上海定居的,比如沙逊家族、上海首富哈同,也有二战爆发后被希特勒驱逐的犹太难民。现在年纪大一点的上海人都记得,小时候在上海的街头上,卖面包的有白俄人,磨剪刀的有犹太人。

还有一些在上海定居的是留学归来的中国人,比如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徐悲鸿,他们也把西方的文化带到了上海。

由此,上海就产生了一种新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各地移民文化的简单融合,而且进一步发展升华了。

(本文整理自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在成都寻麓书馆的题为“移民与城市文化:上海与成都的比较”的讲座,内容有删减)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