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三国演义多少字(三国演义最简短概述)

三国演义多少字(三国演义最简短概述)

更新时间:2022-04-12 04:27:35

昨天看到有朋友在小编文章下面留言,提出了个有意思的问题,说为啥三国时期的人名都是两个字?

下面有朋友积极回复:一说并不是,还是有三个字名字的,比如“邢道荣”;一说单名多是因为古代人太少,一个字就能区分!

提问题的朋友问题提的好,回复的朋友也各有道理,但是大家都没提出,在那个年代,三个字的名字都有“贱民”的意思了,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系统的解开疑问:为啥“三国”“水浒”里英雄好汉多是单名?而个别的双名,比如“邢道荣”,又是什么情况?

一、《礼记》避父母讳的要求,和西汉的独尊儒术

单名的盛行,首先要归因于孔子七十二位高徒写的《礼记》中,关于父母名字避讳的要求。

《礼记·曲礼上》写道:“卒哭乃讳。礼,不讳嫌名,二名不遍讳。”啥意思呢?就是:父母仙去后,哭祭结束,就要开始避讳不能提父母的名字,不过不用避讳近音字,俩字的名字,只要不把俩字一起用就行了

可能有朋友要问,根据这条规定,人还是可以用双字的名的啊,为啥小编你要说是因为这个的原因,不让人起双字名了呢?那就不得不提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

汉武帝独尊儒术,提倡周礼,加上维护中央集权的皇家权威,避讳变得越发严苛,首先近音字不许说了,因为汉武帝叫“刘彻”,就连“车辙”也不许说了,必须叫“车通”,皇帝俩名字的,就不止俩字不能连着用了,而是俩字根本都不许用

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体贴民情,说“以二名难讳故”,把自己的原名“弗陵”改成了单名“弗”,啥意思呢?就是:我要叫俩字的名字,你们就得避讳俩字了,为了方便老百姓我还是改成一个字的名字吧

后来西汉名字两个字的皇帝纷纷效仿汉昭帝,汉宣帝刘病已即位后,就把自己名字改成“刘询”。皇帝牵头,上行下效,老百姓们为了自己子孙说话方便,所以汉武帝汉昭帝之后,也就多用单字名字了

二、王莽改制和约定成俗

如果说汉武帝汉昭帝之后起单字名字,只是为了方便,并没有强制规定,那么西汉末年因为一个奇葩,双字的名字不但被禁止,而且被赋予了“贱民”的含义,这个奇葩,就是王莽

王莽篡汉,建立大新之后,就开始了略带黑色幽默色彩的改制,他改制分量最重的内容,就是改名:改完地名,改官名,全改了一遍又觉得改的不好,重新改一遍,搞得老百姓包括他自己都稀里糊涂。

然而在篡汉之前,王莽就暴露了自己改名的癖好,在他辅政期间,下令执行“二名之禁”,汉平帝无能,首先响应号召,把自己的两个字的名字“箕子”,改成了一个“衎”字,从此老百姓也都不许用双字的名字了

不止皇帝百姓,就连匈奴人,也没逃过王莽改名癖好的骚扰,《前汉书·匈奴传》记载,王莽曾派使者去匈奴,告诉匈奴单于,你们匈奴人把名字改成单字的话,我们就会重重的奖赏,单于无奈,就把自己的原名“囊知牙斯”改成了一个“知”字

王莽“二名之禁”的威力,不止在他当政期间禁止二名出现,更在于他赋予两个字名字的含义,以及这个含义长久以后的影响。

王莽有个孙子叫“王会宗”,后王莽给他改名叫“王宗”,本来王宗等爷爷老子死了就能当皇帝,但是他却等不及了,在家穿龙袍刻玉玺,事情败漏后吓得自杀。

因为没办法把这不肖孙再杀一遍,王莽便想了一个办法,下令把“王宗”重新改名成“王会宗”,作为类似于割发、刺配一类的羞辱性惩罚,从此两个字的名字,就变成了“贱民”的象征,后王莽虽然身死,这个含义却被沿用了下来

有朋友说,小编,你通篇胡扯,那为啥《三国演义》为啥还有“邢道荣”这种名字呢?因为“邢道荣”这个名字是明朝人罗贯中虚构的呀!不信你查查

怎么样?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小编讲的有道理吗?对于“三国”“水浒”里,大部分英雄和好汉都是俩字的名字,你怎么看呢?

本文由“名著笑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