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哈工大校训(哈工大校训8个字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哈工大校训(哈工大校训8个字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更新时间:2022-04-25 07:35:06

东北网5月18日讯(记者 杨帆)冰城的早春,整个城市在和煦的阳光下有着生机勃勃的力量。在位于市中心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内,近百年内的教学笔记、实验器材、图文资料静静诉说着哈尔滨工业大学辉煌的历史。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学子们走在校园里,他们是不同的个体,却因校门前石碑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八字校训而变的相同,八字校训成为他们学习工作的准则并在一代代工大人中得以传承发扬。

哈工大校训。

“1920年的哈工大,是前苏联专门为中东铁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建立的工业大学,一度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58年,哈工大受当时的主管部门第一机械工业部指示要搞尖端,要增加一些为国防服务的专业,哈工大所设专业开始了由民到军的转变。工程不能有一点差错,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大厦的崩塌,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学生在学术上保持高规格、严要求,功夫真正下到位、下到点子上。”哈工大激光技术专业创始人、与马祖光院士共事33年的航天学院教授王雨山说。

工大博物馆一角。

“50年代,物质条件还相当匮乏的情况下,马祖光来到哈工大任教,从一无所有到建立国家级实验室,是他周末整天坐在省图书馆外文部手抄资料,带领同事拉手推车去废品收购站拉实验用的器材。艰苦的条件下,他丝毫没有降低对学术的要求。直到1958年成立核物理专业,他还保持着检查学生实验报告,细到所用图纸、数据的规范,在学术研究上,马祖光对所有人都用一个高规格要求着,为核物理专业打下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好传统。”王雨山讲道。

20世纪50年代,800多名青年教师从祖国各地齐聚到哈工大,他们铭记国家重托,肩负艰巨使命,扎根东北,拼搏奉献。涌现出了诸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光远、黄文虎、王仲奇等一大批专家,他们被老校长李昌称为“八百壮士”。如今,“八百壮士”们已渐近耄耋之年,但是他们的精神、信念和传统,正由一代代哈工大弟子传承着。在祖国建设最困难的时候,“八百壮士”挺起了精神的脊梁,几代“八百壮士”一起诞生的是中国第一台结构式模拟计算机、中国第一台会说话会下棋的计算机、中国第一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体制雷达、中国第一块具有自主版权的IC卡芯片、中国第一个巨型计算机实时三维图像生成系统、第一台华宇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中国第一个会踢足球的双足机器人、世界首创城市原生污水热能采集技术、第一颗由高校自主研制的试验卫星……

“也就在这个时期,1953年哈工大招收一批工农速成学员,在1954年的俄语专升本的期末考试中出现了大量学生不及格的情况,有学生提出学习基础有差异应该降低评分标准。当时的李昌校长强调哈工大只能有一个规格,这个规格不能降,对学生、教师都一样,这一传统就传承至今,并于2008年被写入学校章程,‘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正式成为工大校训。”哈工大基础学部党委书记张鲁进告诉记者,目前,哈工大每年面向全国招生,来自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的学生学习基础与其他地区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但统一的规格要求没有降,便有了由现哈工大基础学院辅导员曲拥措姆成立的“曲拥措姆工作室”,为少数民族的学生辅导功课。

哈尔滨工业大学还在大一学年对学生进行校训教育,通过参观校博物馆、航天馆、科技园了解学校的过去和未来。张鲁进还在新生中安排课题“走进八度空间探访人生密码”,每一个学生采访八个工大人,通过走进他人的故事,探寻自己的人生方向密码。大一学生郝路丰告诉记者,每一个工大人都像一名淳朴的工匠精心打磨自己作品、锤炼功夫到家的手艺,正如这朴实无华的校训。

一年四季轮转,一届一届的工大人来来去去,但每一个人身上都被打上了工大精神的烙印,在每一堂老教授激昂的课堂上,在每一次面红耳赤的争辩中,在每一个实验的失败与尝试里……都是工大人对高规格的严格要求,是对工大校训的传承。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