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转账电子回执单图片(打印回执单的步骤)

转账电子回执单图片(打印回执单的步骤)

更新时间:2022-04-25 05:10:27

长期出差的经商人士李先生(化名)在一次出差刚回到海南时,巧遇某个单位的负责人。本以为缘分就此告一段落,没想到当晚就收到这位“领导”发来的关怀微信……“最近生意怎么样?遇到什么困难没有?”“领导”的突然关怀,让李先生心中暗自欣喜。可李先生不知,彼领导非此领导,与他聊天的背后,等待他的是一波实施电信诈骗的操作。“领导”以帮忙转账为由,骗走李先生16万元。

图文无关(源自网络)

1个“延时到账”骗走16万元

“这个是我的新号,原来的旧号不用了。”今年5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在有了白天的偶遇后,当晚“领导”便发来一个与“原”微信头像一致的微信号,要求李先生添加,李先生没有多想便添加了。

李先生翻阅“领导”的朋友圈,看到的都是一些正能量的教育链接,便轻信了这就是“领导”的新微信号。就这样,李先生与“领导”寒暄了2天。期间,“领导”从未发送过语音、视频聊天,仅用文字予以答复。李先生也曾质疑过微信上“领导”身份的真实性,他拨打“领导”的电话,响了一下就被挂断了。李先生又给“领导”发送了消息:“您在忙吗?”“我在开会,稍后联系。”得到“领导”答复的李先生,即笃定了“领导”的身份,不再质疑。

“你明天有什么安排?”次日,“领导”给李先生发来消息。李先生即告诉“领导”明天自己将到外省出差。“领导”得知李先生行程,选择了伺机而动,“狐狸”尾巴也逐渐显露出来。

第二天10时许,李先生正从南港码头乘坐轮渡出岛,他又收到“领导”发来的消息。这回,“领导”有个小忙需要李先生帮助。

“我有一笔款要打出去,不大方便直接转给对方。”“领导”告诉李先生,自己先将款打到李先生银行卡上,再由李先生转到对方账号,还向李先生索要了银行卡号。李先生发送了银行卡号后没多久,便收到了“领导”发来一张电子银行转账回执单的图片。

李先生看到此单图片后,随即查看了自己的电子银行账号信息,并未发现有到款项到账提示。

“我点的是延时到账,不是实时到账,晚点会到你账上。”面对李先生的疑惑,“领导”的答复给李先生打了一针“镇定剂”。之后,李先生便将自己的16万元转给了“领导”指定账号。

然而,2天后,李先生却未收到款项,这才明白自己遇到了骗子,随即向海口铁路公安处火车轮渡南港派出所报警。

2张卡揪出1个神秘人

接报后,警方针对可疑账号迅速锁定。警方发现,赃款分别流向了2张涉嫌洗钱的外省银行卡,并冻结了其中一张银行卡中的6万元。

警方通过分析被骗资金流向,锁定了邹某(男,33岁)、罗某(女,28岁)、刘某(女,38岁)3名犯罪嫌疑人。经过排查,邹某长期以虚拟币为名实施诈骗,罗某和刘某则以信用卡刷流水提额实施诈骗。

6月30日,不知已被警方锁定的邹某携女友前来海南旅游。铁路警方摸排到邹某入住的酒店后,迅速出动将其抓获。审讯中,警方从邹某社交信息中获悉了其他涉案人员的关键线索。随后,民警奔赴四川、河南、湖南等地将该团伙另外4名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

据海口铁路公安处办案民警史警官回忆,在奔赴外省实施抓捕过程中,他们发现嫌疑人大都藏匿于偏僻、道路狭隘的小山村中,隐姓埋名躲避侦查行动。

在审讯中,嫌疑人罗某提及的一位叫“李老师”的女子引起了警方的注意。罗某称,除了给本案中的赃款刷流水洗钱外,其还将自己及丈夫的信用卡提供给这位“李老师”进行刷流水洗钱,从中抽取提成。“李老师”行事隐蔽,从未与他们见过面,仅通过微信与罗某联系。

警方根据此线索,锁定“李老师”的真实身份,发现其身在四川,且利用其与当地人熟悉等条件,寻找“洗钱”下线。

警方根据“李老师”这条“洗钱”上线的线索,进一步深挖扩线、循线追击,发现一个盘踞在四川、江西、江苏三地的全链条“洗钱”犯罪团伙。

新号添加系一条“群发申请”

9月5日至7日,办案民警兵分三路,对三省多地的犯罪窝点展开收网,将侯某、徒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当场扣押信用卡67张、虚假商户名称POS机14部,冻结涉案账户7个。

“这是一条‘群发申请’。”回顾李先生案发时,收到的第一条关于“领导”新号添加申请。史警官告诉记者,嫌疑人使用木马程序入侵了目标人物的手机,并将这类添加申请,发送了10余条至目标关系网中的好友,广泛撒网,实施电信诈骗“剧本杀”。

由此案作为源头,海南铁路警方成功打掉了2个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提供支付工具的洗钱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涉案金额流水9000余万元。

目前,警方串并全国各地案件20余起,查明犯罪嫌疑人从中非法获利100余万元,案件的其他情况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作者:陈超超

相关报道

来源: 法治时报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