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如懿传瓃瑟结局(如懿传几个公主结局)

如懿传瓃瑟结局(如懿传几个公主结局)

更新时间:2022-05-08 00:03:04

在宫斗故事中,女性角色占领着相对重要的核心位置。正如在我们熟知的《甄嬛传》和《如懿传》中,从皇后到各宫宠妃,均有自己的故事线,也向观众们展现了人世间的心酸苦楚。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读懂这些女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努力,在不同等级制度背后的心酸。而其中,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女性角色,便是皇帝的女儿们,也就是那些公主。

诚然,相较于后宫的争斗而言,这些公主们生来就已经避免了许多苦难,他们是皇帝的女儿,已经是朝廷最高的配置。但是哪怕如此,我们也见过许多公主的悲惨下场,正如《甄嬛传》中的温宜,小小年纪就被各大嫔妃利用争宠。也正如《如懿传》中成年后的胧月,未到成年就远嫁塞外。而今天,我们想重点分析的角色,便是琅嬅的女儿,璟瑟公主。

璟瑟作为乾隆帝的嫡女,可以说是这大清出生配置最高的女人,用现在的话说,那便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贵命。父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帝王,母亲是独享后宫vip坐席的皇后,在这大清,璟瑟几乎是可以横着走。从小锦衣玉食,地位尊贵,璟瑟所受到的宠爱,其实比我们看到的还要厚重。

我们都知道,乾隆和琅嬅生了四个孩子,除了璟瑟,其他几个孩子都夭折了。乾隆还是四阿哥的时候,璟瑟是府里的第一个女孩。作为嫡女,乾隆对这个女儿可以说是万分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乾隆登基之后,璟瑟就被封为了固伦公主,封号和敬。这其实在那个年代,是极度重视的体现。公主们生下后往往需要等到出嫁前才会赐予品阶和封号,但璟瑟才一尺高,连个字都不认识,乾隆已经给了她至高无上的荣耀。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多少有些宠坏的意思,璟瑟也不可避免。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便是璟瑟的娇蛮放纵。在后宫中,除了自己的娘亲琅嬅,其他女人都被璟瑟唾弃,她看不起这些小妾们,哪怕这些小妾是她父亲的宠妃,她也从不给她们好脸色看。当然,作为公主来说,她自然不需要讨好任何一个嫔妃,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璟瑟其实是用站在阶级视角,看待比她更为低级的女人们。在璟瑟的世界观中,自己是公主,还是一个嫡公主,她就是名正言顺的金字塔顶端,其他的女人都不过是糠糟,挥之即来,撒手即去。哪怕在故事中,我们看到璟瑟同魏嬿婉合作搞垮如懿,她骨子里也看不上魏嬿婉这样的女人。

从表面上来看,璟瑟有着传统的阶级观,她可以睥睨其他女人。但同时,璟瑟忘了自己也是阶级中的一部分。等到这个阶级放大到男人和女人,皇子与公主,后宫与前朝,她自己也可以被牺牲的那个糠糟。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璟瑟虽然是公主,但是她却缺少公主的格局,也便缺少了处世的格局。

而其次,便是我们所能见到的第二个缺点,璟瑟没有身为公主的责任心和朝廷义务。对比胧月,我们都知道璟瑟才气不够,智力不够,但比旁人已经享受了太多的幸福。胧月尚且远嫁塞外,甚至忍辱负重,二次和亲。但她璟瑟呢,乾隆费尽心机为她搭建了公主府,和亲后允许她带着夫婿回家探望,但是她仍然觉得委屈。璟瑟生于大清,贵为公主,但这份尊贵的背后,也有另一份沉重的使命。璟瑟从未真正想明白这一点,也正因为如此,璟瑟得知自己的婚事后,她大发脾气,甚至大哭卖惨,这也让我们感到愤怒,也为她羞愧。

抛开这些小毛病不谈,《如懿传》中的璟瑟最让人诟病的地方,便是联动卫嬿婉,拉如懿下台。璟瑟虽然看不起自己父亲纳入后宫的小老婆们,但是她却鲜少出手整治,一方面来说,公主不能插手管理皇帝的后宫,而从另一方面来说,璟瑟不屑与其为伍。但如懿是那个例外,作为弘历的青梅竹马,璟瑟不免从琅嬅的口中听到如懿的话。

琅嬅也是如此,其他的女人她都可以不计较,但是对如懿,她总能想起曾经弘历转手的那把绿如意。琅嬅对如懿的怨怼之心,也逐渐影响了女儿璟瑟。也正因为如此,璟瑟对如懿本就有偏见,这种偏见是源于自己的母亲琅嬅的“厌恶”,再到后面如懿成为了继后,彻底取代了她母亲的位置,璟瑟对如懿的“恨”更是日渐增加。

而在故事中,璟瑟出嫁也少不了如懿的“鬼点子”,倘若不是如懿对着太后进献自己的主意,让前朝举荐太后的女儿和亲,顺便分析了和亲后,太后所得到的好处,想来乾隆也不会这么顺利将自己的女儿送出手。对于此,新仇旧恨加到一块,璟瑟对如懿更是怨怼。

那么从客观角度分析,璟瑟并没有错,先天环境加上后天成因的影响,如懿没有向璟瑟解释什么,他们隔代更是也没有什么交集,自然也没有什么感情,璟瑟讨厌如懿是既定的事实。但是我们最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璟瑟会跟卫嬿婉蛇鼠一窝?卫嬿婉是什么人,后宫人尽皆知,一个靠着龌龊手段上位的女人,人人都嫌弃。怎么就璟瑟还赶趟,两个人还和和美美携手共进了?

璟瑟照顾卫嬿婉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卫嬿婉救了璟瑟的儿子,庆佑。彼时卫嬿婉失宠,乾隆久不召见,再加上自己做的坏事即将被如懿查明,她为求自保,故意使计,假意传球哄得庆佑落水,她才有了救人的机会。因为这一层“救命之恩”,璟瑟才对她格外重视。卫嬿婉救了庆佑之后被如懿关进了慎刑司,璟瑟几句话就把人给放了,每次看到这里,我们都恨得牙痒痒,直骂璟瑟愚蠢。

而从另一角度来看,璟瑟在后宫显然没有了交集。且不说皇帝后来纳入的嫔妃大多为塞外女子,吃穿住行都没有任何共同语言,璟瑟童年玩伴高晞月的去世,也给了她不小的打击。琅嬅去世后,璟瑟曾被交给高晞月抚养,两个人感情深厚,其他的妃嫔鲜少能取代高晞月的地位。如懿成为继后,璟瑟更是对后宫嗤之以鼻,也便渐渐少了来往,卫嬿婉是璟瑟的唯一“接手”。

璟瑟虽为公主,但看待事物却只看表象,不思考内核。这其实也要追溯到璟瑟的家庭教育,父亲一味宠爱,母亲的愚昧无知,这也让璟瑟金玉在外败絮其中。但凡璟瑟能够思考卫嬿婉救子背后的意义,思考如懿成为继后后所做的努力,思考自己的母亲的真正死因,思考自己的父亲日渐颓靡的变化,璟瑟都有可能成为那一把金钥匙,让所有人都各司其职,让坏人不再翻身。

但是璟瑟却没有做到。乾隆二次巡游,卫嬿婉向皇帝敬献了一批又一批的美人,民间四起皇帝好色浪荡的传闻,乾隆仍不知所谓,颠鸾倒凤不知天地为何物。如懿怒了,她冲进了船舱,阻止事态恶化,但乾隆却反而暴跳如雷,如懿断发,帝后诀别。

也就在这一天,璟瑟才看到了如懿究竟是怎么样的人,一个可以为了皇帝名声抛弃后位的女人,又怎么会故意害死她的额娘,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呢?璟瑟醒了,她终于看清了自己的父亲的昏庸,看清了卫嬿婉的谄媚,看清了如懿的大义,但一切都太晚了。

人们总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璟瑟便是如此,她受着最尊贵的宠爱,却也缺失了成长,也缺失了历练。这样的人本性不坏,但是我们总忍不住想,倘若璟瑟能够早些懂事,成熟,清醒,或许如懿也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但凡能多救一个人,璟瑟的人生是不是就有更多的意义。我们没有答案,但希望我们有能力的时候,都能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不要做那个象牙塔里的公主,而应该去当那个人人都敬佩的女王。

只有这样,正义才会永不会迟到,世界才会越来越好,以此共勉,诸君共行。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