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概括(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内容概括)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概括(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内容概括)

更新时间:2022-05-02 03:31:26

一、贾母的“大难不死”

1.上回说到湘云在宝钗的帮助下,准备了一场“螃蟹宴”。湘云次日便请贾母等赏桂花。至午,果然贾母带了王夫人凤姐兼请薛姨妈等进园来。大家发现了没?这次贾母没有带邢夫人来,还记得林黛玉进贾府后的那段时间,邢夫人可是常常跟着贾母的,但是这次却没有来,暗示着贾母和邢夫人关系不太好,特别是下文贾赦索娶鸳鸯,贾母不应并训斥了邢夫人一顿。

2.正当贾母来到藕香榭建筑群时,贾母回忆了她小时候的往事。她抬头看匾,因回头向薛姨妈道:“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像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顽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3.通过贾母的回忆,我们可以知道史家以前有一个亭子叫“枕霞阁”,湘云的雅号“枕霞旧友”就是来自于此。贾母还说她小时候差点淹死了,头上留下了一块指头大小的伤疤。后面凤姐还一顿开玩笑,惹得贾母越发开心。每次看这段的时候,我总感觉贾母的话有很大玄机,她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从另一个角度看,贾母在贾府五十多年经历了大风大浪太多太多,她此番话的含义是想告诉薛姨妈,她在这个贾府家很不容易。为何这话说给薛姨妈听呢?尽管我们不知道贾代善何时过世的,通过贾母无意间的话语,她可能和薛姨妈一样很早就失去了丈夫,现在成为了贾府的老祖宗,两个儿子也都儿孙满堂了。我猜测贾母可能告诉薛姨妈要好好带着薛氏兄妹过,等以后薛姨妈也会成为“薛家”的老祖宗。

二、聚会的座次

1.上面一桌,贾母、薛姨妈、宝钗、黛玉、宝玉,东边一桌,史湘云、王夫人、迎、探、惜,西边靠门一桌,李纨和凤姐的,虚设坐位,二人皆不敢坐,只在贾母王夫人两桌上伺候。

2.大家看到上面有三桌,第一桌是典“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最重要的五个人,曹雪芹用心良苦,贾母是宝黛二人婚姻坚定的支持者,薛姨妈是宝玉宝钗婚姻的支持者,后文具体分析。第二桌的座次很有意思,王夫人居然在与史湘云、三春一桌,实在耐人寻味。第三桌是李纨和凤姐,她们分别是贾赦贾政的大儿媳妇,作为伺候人无可厚非。

3.除了主子的座次,后面还写了丫鬟的桌子。①鸳鸯、琥珀、彩霞、彩云,平儿一桌。②袭人,紫鹃,司棋,待书,入画,莺儿,翠墨等一桌。③婆子并小丫头等一桌。第①桌是贾母、王夫人、凤姐身边的大丫头,还记得上次说的月银事情吗?这些人月银是丫鬟里最高的,她们在一桌是很有道理的。第②桌是宝玉和小姐们的丫鬟,袭人排在第一位,此时她可是准姨娘呢。第③桌是婆子和小丫头一桌,身份相比上面的丫鬟们,她们的地位比较低。可见贾府的下人们也分为三六九等,其实是映射当时社会等级制度也是分为三六九等的。

三、黛玉作诗夺魁

1.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槛上(左“爪” 右“甲”)了桂蕊掷向水面,引的游鱼浮上来唼喋。湘云出一回神,又让一回袭人等,又招呼山坡下的众人只管放量吃。探春和李纨惜春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迎春又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宝玉又看了一回黛玉钓鱼,一回又俯在宝钗旁边说笑两句,一回又看袭人等吃螃蟹,自己也陪他饮两口酒。袭人又剥一壳肉给他吃。黛玉放下钓竿,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

2.上面是曹雪芹非常精彩的群像描写,黛玉等人的描写,非常有画面感。影视剧《红楼梦》根本无法把这个画面拍的非常好,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每次看这段,我对曹雪芹的群像描写佩服之至。

3.各人所作的诗题:薛宝钗《忆菊》、《画菊》,林黛玉《咏菊》、《问菊》、《菊梦》,贾探春《簪菊》、《残菊》,史湘云《对菊》、《供菊》、《菊影》,贾宝玉《访菊》、《种菊》。

4.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

5.这次黛玉所写的三首诗居然都位列十二诗前三名,还记得上回以“海棠”为题作诗,薛宝钗获得了第一名。这次是林黛玉夺得头魁,二人算是又打平手了,从黛玉的三首诗都取得最好的成绩来看,她上次作诗败给宝钗,心中一定很不服气,这次真是铆足劲一定要夺冠。

6.十二首诗是五个人,曹雪芹为什么偏偏选择他们五个人来作诗呢?从整本书来看,黛玉、宝钗、湘云、探春是宝玉生命中最重要的四个女人,她们也是贾府最有文采的四个女孩子,四人各有千秋,各有千秋。

7.本回最后宝玉、宝钗、黛玉三人分别写了一首以“螃蟹”为题的诗,“众人看毕,都说这是食螃蟹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根据结尾这一个小段点评,可想三人的“螃蟹诗”是讽刺世人的,实际是曹雪芹在讽刺当时的世人。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