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卫立煌怎么死的(特赦1959卫立煌)

卫立煌怎么死的(特赦1959卫立煌)

更新时间:2022-05-04 03:36:15

1959年,卫立煌重病住院,周恩来、朱德多次前去探望,当时卫立煌已经神志不清,朱德坐在床边,久久不忍离去。

1960年1月17日,卫立煌因病去世,终年64岁,1月20日,中山公园举行了首都各界公祭大会,并由周恩来主祭,并被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卫立煌曾经作为解放军的手下败将,为何能够受到共产党人的如此尊敬呢?他和中共有哪些渊源呢?

卫立煌在国民党内资历很高,曾经担任过孙中山的卫士,在北伐战争中,卫立煌屡立战功,1926年就晋升为师长。

1932年,蒋介石调集63万大军,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已经担任国民革命军14军军长的卫立煌,被蒋介石委派充当先锋,在湖北黄安与红军主力遭遇,发生激战,然而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却在后方养精蓄锐。

在激战中,红军战士不畏牺牲,突破了卫立煌部的防线,直捣军部,卫立煌身边的特务连损失殆尽,差点就被俘虏,国民党援军才赶到。

“围剿”失败后,在大别山的国民党军各部畏缩不前,蒋介石严令部队出击,这时,卫立煌亲率一个师的兵力,沿山间小路,扑向鄂豫皖边区军政中心金家寨,由于攻势突然,红军未做抵抗便撤退了,卫立煌因此“不战而胜”。

蒋介石得知此事,大喜过望,对卫立煌极力表扬,还将金家寨设为县,名为“立煌县”,中国很少有以人名设地名的,卫立煌是继孙中山后,民国第二个以人命名的。

尽管战功显赫,被人称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但是卫立煌从来没有受到过蒋介石的真正信任,蒋介石用人喜欢浙江出生、黄埔毕业,卫立煌省非浙江,学非黄埔,就是再能打,也只能是“杂牌”,从未获实权高官。

以“剿共”而闻名的卫立煌,在西安事变时却落入共产党人的手中,成了阶下囚,卫立煌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发现共产党人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出的努力,并不计前嫌,没有为难他,一时感慨万千。

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先是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被更名为第18集团军,隶属第二战区序列,而第二战区的副司令长官就是卫立煌,可以说,卫立煌成了八路军名义上的“长官”。

蒋介石之所以安排卫立煌来担任此职务,其实就是希望卫立煌能像过去一样钳制八路军,并暗中加紧反共,严令各部限制、监视八路军。

对于蒋介石种种卑劣的行径,卫立煌十分不满,对八路军真心抗战的行径十分赞赏,在忻口战役战役中,阎锡山部一战击溃,无法阻挡日军,而八路军在晋西北与日军开展了数十次激战,给予日军极大的打击。

忻口战役战役后,让卫立煌愿意主动去接近共产党,1938年4月,卫立煌向中条山转移时受毛泽东邀请,特意绕路到延安三天,受到抗日军民高规格欢迎和接待,毛泽东亲自设宴,还留下多张合影。

这次延安之行,对卫立煌的触动很大,他曾说:“在延安,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未来。”

离开延安后,卫立煌便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名义,给八路军送去了100万发子弹,25万发子弹,180箱牛肉罐头。

在此后的抗战中,更倾向于与共产党合作抗战,对于卫立煌的种种变化,早就有人报告给蒋介石,说卫立煌有“亲共”嫌疑,蒋立刻派人调查,并未发现确切的证据,从此,蒋对卫立煌心存疑虑,经常对别人说:“卫立煌能打仗,但是不懂政治。”

1941年5月,蒋介石借口中条山作战失利,免除卫立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职务,让其回成都闲居。

对此,周恩来曾对卫立煌真诚地表示:“你是受了我们的累。”

1943年,蒋介石请卫立煌重新出山,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官,卫立煌于是指挥中国远征军进行大反攻,给予日军重创,当时美军随军记者拍摄到卫立煌亲临前线勘察的照片,刊登到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卫立煌名声因此大躁。

当时卫立煌以为,以自己的功勋和战绩,抗战胜利后,担任国民党军陆军总司令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最后任命的时候,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总司令,而他只是一个副司令,说白了就是个没有实权的虚衔。

卫立煌曾经抱怨道:“仗打赢了,全是别人的功劳,输了,全是我的责任。我又不愿意与那几位(陈诚等人)共事”。

卫立煌没有去就职,蒋介石干脆让其留洋考察,出国了,更省事了。

1946年11月,卫立煌携妻由上海启程,经日本到美国,再去欧洲,1947年10月,携妻子在欧洲考察的卫立煌接到蒋介石的电报,要其速速回国。

卫立煌虽然身处外国,但也时刻关注国内的战局,他料到,一定是老蒋无人可用,才让他回国收拾残局。

1947年底,卫立煌结束欧美10国的考察之旅,返回上海,当时国民党军的形势已不如先前的那般好了,尤其是东北战局,形势更是恶劣。

东北关乎全国大局所在,是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争夺的焦点所在,为顺利拿下东北,蒋介石也是大手笔,将国民党军中装备精良的部队调往东北,其中不乏新1军、新6军这样大规模装备美式装备的王牌。

在人事方面,蒋介石任命熊式辉担任东北行辕主任,主抓政治,任命杜聿明担任东北保安司令官,主抓军事,两个人相互搭配,还算默契。

凭借先进的美式装备,杜聿明在登陆东北后,占据优势,东北民主联军遇见国民党军王牌也得避其锋芒,在四平保卫战中,杜聿明更是给予东北民主联军重创。

尽管开局不利,但是林彪还是通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几场战役,在艰苦的条件下,通过运动战的方式给予国民党军重创。

在1947年春,杜聿明已经意识到林彪要有大行动,而国民党军分散东北各地,无法集中,因此紧急让蒋介石增兵东北,蒋介石以华北同样重要为由拒绝了,1947年夏,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夏季攻势,歼灭国民党军83200人,给予在东北的国民党军沉重的打击。

蒋介石很快沉不住气了,认为杜聿明驾驭不了东北局势,于是任命自己的亲信陈诚担任东北行辕主任,军政一担挑,取代熊式辉 杜聿明的组合。

听闻蒋介石有此调动,曾担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的魏迈德当即给老蒋点赞:“陈诚很好,无畏而正直,可惜去晚了,一年前就该把他派去。”

陈诚当时当时担任国防部参谋总长,在国民党军内的地位很高,本来不用亲自下场的,但是陈诚指挥战役以来,败多胜少,他的政敌每天都以此来攻击他,为此,陈诚想要到东北去露一手,扭转自己的名声。

在1947年秋,陈诚还致电蒋介石表示:“用6个月时间恢复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优势地位。”

然而在秋季攻势结束时,东北民主联军共歼灭国民党军越6.9万人,迫使国民党主力退缩在东北的大城市当中,陷入被动的局面。

在这个时候,陈诚竟然舔着脸说:“目下国军已经完成作战准备,危险期已经过去。”

在东北已经是一地鸡毛的情况下,谁还能挑起国民党在东北的这杆大旗呢?

想来想去,蒋介石想到了在“围剿”红军时就屡次给红军重创的卫立煌。

除此之外,卫立煌曾经担任过中国远征军司令官,在东北的国民党军精锐主力都出自远征军,包括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廖耀湘这些实力悍将,曾经都是卫立煌的部下。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当时蒋介石发动内战比较仰仗美国,而卫立煌在美国军界有着姣好的口碑,美国人不信任蒋介石,但比较信任卫立煌。

因此,让卫立煌出马,胜面确实要比杜聿明和陈诚要大,但是此时东北的局面已经如此,又被陈诚搞得乌烟瘴气,他很犹豫。

蒋介石见到卫立煌后,就直言让卫立煌赴东北上任,卫立煌推脱说“陈诚已在东北,驾轻就熟,现在换人恐怕不好。”

蒋介石说:“他要是胜任,我就不借重你了。”

卫立煌不置可否,没有当即答应,蒋介石于是让张群和顾祝同前去劝说,卫立煌都不为所动,后来陈诚的夫人也来哀求:“辞修病得厉害,卫先生去东北有办法,是救我们一家。”

卫立煌的顾虑是有原因的,当时共产党在东北的野战军已高达70万,加上各种地方武装将近百万,相比之下,国民党在东北只有不足50万,胜面不大。

在卫立煌推脱的这段日子,林彪正在准备发起下一次进攻,陈诚明显应对不了,已经住进了医院。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调动卫立煌,蒋介石对卫立煌说:“我看你不用顾虑,你一定能把这个事办好,万一战局失利,责任也不由你来负。”

卫立煌听后,又表示必须增援5个军,蒋介石承诺,在三个月后,将会有三到四个军的增援。

当得知卫立煌接下这桩差事,卫立煌回家后就被夫人劈头盖脸一顿骂,说道:“连我这个没有军事头脑的人都看得清楚东北快完了,你为什么还要去给陈诚当替死鬼?”

卫立煌回答说:“要革命就不能怕死。”

卫立煌赴东北前,蒋介石亲自为其饯行,卫立煌于1948年1月22日飞抵沈阳,分析了局势后,立马开始自己的部署:“共军目前采用的战法是围城打援,我们决不能轻举妄动,上其圈套,只有积蓄力量,固守沈阳,以待时局的变化。”

固守是最没有本事的一种方法,却是当时最无奈的办法,主要是东北时局已经这个样子,只能避林彪的锋芒,固守大城市,方能等待时机。

卫立煌之所以会有这个方法,是因为他看到四平攻坚战中,林彪的部队并不擅长攻城,一个四平都摆不平,怎么可能摆平沈阳呢?

另一方面,卫立煌希望局势能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如果苏美加入到战争中来,则东北局势必然发生变化。

应该说,卫立煌的想法,有点玄学,有史学家分析,卫立煌当时之所以去东北,是想要握住军权,找准机会把老蒋给干掉。

但是林彪可不管你三七二十一,大城市我不打,小城市我可一个都不放过,1月26日攻占新立屯,歼国民党守军26师9000多人,1月31日进占锦州沟帮子,大凌河,歼国民党军60军184师一部。

在卫立煌上任不到10天,林彪又发起辽南战役,4纵和6纵等部队开始进攻辽阳和鞍山。

2月1日,解放军扫清外围据点,2月6日发起总攻,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最终歼灭守军万余人,卫立煌没有救援。

2月10日,东北解放军又开始发动对鞍山的进攻,到2月19日,全歼守军。

由于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在沈阳,东北解放军越战越猛,对新民和营口也展开进攻,不久也都陷落。

看着东北解放军在东北战场攻城略地,蒋介石的小心脏是噗通噗通的狂跳,卫立煌竟然不发一兵一卒,这哪里还能顶得住?

因为沈阳没有派军出去救援,营口守军暂编58师起义,整个辽南都解放了。

从法库突围而出的62师也被歼灭于开原与法库之间,开原和法库也相继陷落。

3月13日,解放军卷土重来,发起四战四平,这次没费多大劲,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吉林守军60军撤退到长春,吉林也被解放。

放眼望去,整个东北,国民党剩下的只有沈阳、长春、锦州等几大城市,卫立煌的这个固守牺牲不可谓不大啊!

在鞍山失守后,蒋介石下令将驻守在沈阳的国民党主力撤到锦州一线,这让卫立煌大吃一惊,卫立煌打算是死守沈阳,结果蒋介石的这一招,直接打乱卫立煌的部署,卫立煌极力表示,根本办不到。

郑洞国则表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把主力放到个别大城市中保存实力。

而蒋介石则认为,在大城市中才是坐以待毙,靠空投物资哪里能够补给得上,因此务必要打通锦州一线,以实现华北与东北的联系,这样即使东北守不住,也可以把国民党主力从辽西走廊撤出到华北。

郑洞国把蒋介石的意思带回到沈阳,卫立煌立即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将领们普遍认为打到锦州太难了,又怎么丢下长春、四平等地的十几万部队不管?于是大家都支持卫立煌的想法。

1948年10月2日,蒋介石飞抵沈阳,召集师以上军官训话,大骂将领们消极避战,为此还越过卫立煌,亲自下场指挥。

当时锦州被困,希望驻扎在沈阳的国军能出兵救援,而卫立煌却按兵不动,蒋介石实在按耐不住,最终派遣廖耀湘组成西进兵团前去救援。

10月18日,蒋介石再次飞抵沈阳,怒称要革除卫立煌的职务,卫立煌则暗示廖耀湘一定要“稳扎稳打,缓速推进”,廖耀湘推到黑山一线,为保存实力,便不再推进。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国民党守敌范汉杰以下十多万人被俘,

廖耀湘错失战机,也未能逃走,兵败被俘,此后,长春守敌迅速国家,国民党60军军长曾泽生起义。

锦州沦陷后不久,蒋介石于10月30日派专机接卫立煌到北平,在卫立煌离开沈阳的第三天,沈阳宣告解放,辽沈战役已经落下帷幕。

11月26日气急败坏的蒋介石下令:“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迟疑不决,坐失戎机,致失重镇,着即撤职查办。”

对于蒋介石自食其言的行为,让卫立煌十分寒心,竟然还要他背下整个东北失利的责任。

经过反思后,卫立煌终于决定与蒋介石分道扬镳,当时卫立煌准备前往香港,却被国民党保密局特务发现,很快将其带回南京,软禁在家,蒋介石不允许他出门,不许接见客人,不许通信、通电话,卫立煌完全与外界失去联系。

淮海战役尾声的时候,蒋介石的精锐兵团相继被歼,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民党高级官员纷纷收拾黄金细软,准备逃往台湾,凡是不想去台湾的高级将领,都上了保密局特务的暗杀名单。

顾祝同三天两头到卫立煌那里,要他早点准备好去台湾的打算,卫立煌却决计不再去台湾,恰好这时,卫立煌的夫人韩权华染病,病势不轻,卫立煌就以给妻子治病为由拖延。

当时国民党特务已开始对一些不愿意去台湾的军政要员实施暗杀,卫立煌应该也在其中,但是在1948年12月25日解放区电台公布的中共所列43名国民党战争罪犯名单中,卫立煌名列其中,不禁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蒋介石对他的怀疑。

淮海战役结束时,蒋介石迫于压力,于1949年1月宣布下野,李宗仁出任代总统,下令撤销了对卫立煌的软禁,在这样的情况下,卫立煌剃掉了留了几十年的胡须,化装成一个私塾先生,悄悄从南京抵达上海后,上了去香港的客轮,摆脱了国民党的监视。

1955年,中共发出“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号召,对流离海外的著名人士开展统战工作,卫立煌自然也是统战的对象。

在新中国成立时,卫立煌曾亲笔致电祝贺毛主席及朱总司令、周总理。

当时卫立煌有归国的打算,但是夫人韩权华有顾虑,因为卫立煌曾上过那份战犯名单,担心卫立煌回到大陆被治罪。

为了做韩权华的工作,周恩来与邓颖超特地去做韩权华姑姑的工作,把她姑姑请进中南海吃顿饭,转达了他们欢迎卫立煌回国的想法。

1955年3月15日,卫立煌携夫人韩权华,由香港经过澳门,辗转回到广州,卫立煌发电报到北京给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报告自己回来了,同时发表了《告台湾袍泽朋友书》。

毛泽东于3月17日给卫立煌发电报:“先生返国,甚表欢迎,盼望早日来京,籍图良晤。如有兴趣,可于沿途看看情况,于月底或下月初到京,也是好的。”

卫立煌于4月6日,卫立煌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与朱德的亲自迎接,25日受到毛泽东的宴请,并且于此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接替龙云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对于卫立煌与中共的渊源,似乎在抗战时就开始了,卫立煌曾在抗战时让自己共产党员身份的秘书向党转达:“我参加共产党好吗?怎么参加呢?”

当时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得到消息后转告林伯渠,林伯渠回复:“卫先生若能作为一个执行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国民党员,比他参加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更为有利。”

卫立煌最终与蒋介石分道扬镳,从一个“反共”将军,变为“亲共”将军,实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最终,他终于找到一条真正能够救中国的路。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