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华约自主招生(华约自主招生是什么)

华约自主招生(华约自主招生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5-06 02:07:37

2013年初,信心满满的女孩黄佳琰参加了复旦大学以及“华约”联盟的自主招生考试,可结果非常不尽人意,她双双落榜。

难道这个女孩是个成绩差的孩子吗?那可不一定。2013年夏,江苏省理科状元的头衔被黄佳琰雄赳赳地搬回了家,427分的成绩让她成了人人夸赞的对象。

难道仅半年的时间里,这个女孩就发愤图强,完成“差生逆袭”了吗?子牙童趣学生观察带您了解始末。

自由成长的孩子从书中找到目标

在江苏常州长大的黄佳琰有个快乐且可以说是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父母秉持着孩子就要有孩子应过的生活,从未对其多加管束。

但不得不说,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也可以无形中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其成长为优秀的孩子。

黄爸爸十分爱看书,很多时候他都会为孩子讲故事。一个个美好而又有意义的故事,是打开小佳琰丰富思想的钥匙。

初中时期爱看小说,古今中外的不少名篇都是她的课外养料;高中时期爱看散文,龙应台的散文随笔,就是她最爱不释手的存在。

睡前要看半小时的“闲书”是小佳琰的从小就养成的 好习惯。也是得益于这大量的阅读积累,小姑娘的语文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因为父母从不在教育上对孩子施压,小佳琰的兴趣爱好培养,一切都有自己说了算。没想到这种足够自由且尊重的家庭培养模式,让女孩有着良好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

她能为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废寝忘食,不用父母操心。当然,不喜欢的学科,她也一点都提不起兴趣。

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常州外国语学校,这所中学是黄佳琰的理想天堂。这里有她喜欢的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和愿意与学生沟通,多开学习小组的老师。

可初一刚过一半,老师便发现了这个小女孩在学习上的“毛病”。语文和英语的基础很好,常常能考出高分。

平时老师讲解题目,她的思路也是跟得最紧,自我理解能力也最强的。但要说到数理化方面,那就有些不够看了。

既然理科不好,那这个女孩又怎么会在最后成为理科状元呢?刚开始的黄佳琰没有想过 要学理科类知识。但因为一本名叫《墨迹》的书,她给自己定下大学要学金融学的目标。

书中的主人公凭实力获得了学校保送清北的名额,但她为了自己的目标人民大学而放弃此机会,硬是通过高考圆梦,后来又出国留学。

书中人始终坚定方向,并向着目标一直前行,这样的女孩让黄佳琰羡慕且佩服。于是她开始考虑自己想要的未来。

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决定为自己定一个不容易达成的目标:去北京读书,最好也是进入清北,学习金融专业。

紧盯目标前进,毫不懈怠

于是自我鼓励的姑娘开始向着数理化进发。不懂得问题及时问,想要弄清楚实验原理便课后自己寻找材料,回到学校让老师辅助演示。

她的物理、化学成绩可以说是在一次次实践中得到的提高。做多了有趣且神奇的实验,她对于这两门学科的兴趣也慢慢加深。

中考时,黄佳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在这里,小姑娘还获得了一个“紧盯老师”的名头。

高中知识相较于初中来说,好像发生了质的变化。初中时期她的数学还算好,没成想在全班都是尖子生的环境里,高中开始没多久,黄佳琰的数学水平就很不够看了。为了有所提高,小姑娘养成了“盯老师”的习惯。

上课“盯”。黄佳琰十分注重课堂效率,她不会为将题海战术进行到底,便不顾老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就算有时老师讲的是她已经掌握的知识,她也一定跟着其思路听满一堂课。

黄佳琰始终认为老师的讲解能帮助她整理知识点,加深印象,懂得解题原理后再做题,比盲目刷题提高更快。

还有下课“盯”。小姑娘便会时刻注意老师的动向。看见老师有空看,她便拿着习题本上前,找老师讲解,或者分析自己的弱点。

不解的题会做了,自己欠缺的地方也被个老师指出了,她就能更好地往前进。

除此之外,黄佳琰还很喜欢与老师、同学聊天。与老师谈谈自己学习上的拦路虎,与同学谈谈自己的困扰或是生活中的开心事,时常为同学讲解难题。

良好的交际能力助其有了个好人缘,在自身周围营造了一个和谐上进的氛围,她每天学习也更加开心。

到高二时候,黄佳琰的模拟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此时的老师曾问过她,是否有意参加各项竞赛,在紧张的比赛中提高自己,也锻炼良好的应试心态。

但黄佳琰拒绝了。她说自己想要通过高考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想为竞赛分心。

落榜后的奋起直追,成就自我

就这样到了2013年,那年的春天里,不少地区的自主招生考试陆续进行。信心满满的黄佳琰在南京、上海间腾挪,先后参加了复旦“千分考”以及“华约”联盟的考试,但最终没有任何的收获。

虽然回来后有老师安慰,说这样的考试更多地是针对竞赛生的选拔,但黄佳琰依旧对自己的实力产生了怀疑。

准备自招考试耽误了时间,对自己失去信心,后面的学习情绪不高,这个女孩一模的成绩差强人意。

令人脸红的分数放在面前,黄佳琰醒悟过来。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便将自己打入谷底,振奋精神才能达成所愿。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服输的女孩更加严苛地要求自己,她采取了一个有用的“死方法”——整理笔记。

拿出高一到高三的所有笔记本,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和记忆,再辅以各科练习题加深巩固。这可是个需要耐心且精细的工作,但黄佳琰完成得很好。

接下来的两次模拟考中,她又找回了信心,考出了410多分的好成绩。

2013年的高考大潮滚滚而来,整装出发的黄佳琰带着笑容走出考场,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达成所愿。

查分当天,黄佳琰还没有开始查询便陆续接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贺喜电话。江苏的高考数学试卷最后,有道高达36分的附加题,黄佳琰的数学成绩则是180分,位列全市第一,而总分则是以427分一举夺魁,成为了当年的江苏理科状元。

清北的招生老师连夜赶至常州,黄佳琰两相对比后选择了进入北京大学就读,她初中时期的梦想最终成了真。

回看黄佳琰的学习历程,似乎一个努力并不能完全概括。她不是完全的天赋异禀,却能被称为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她懂得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助己成长,也能经受住失败的打击,并自我振奋。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算是逼迫,也要让其去接受新知。殊不知自主学习的成果往往大于被动学习。与其逼着孩子学,不如与孩子一起讨论,应该如何学。

帮助其总结出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自然可以事半功倍。你认同这样的说法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END--

子牙童趣学生观察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