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中华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精神有哪些)

中华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精神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5-20 20:26:30

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天之涯、海之角,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

中华文化精神

作者/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袁行霈

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能够从太空俯瞰地球了。在这浑然的星体上,在亚洲的东部,有一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

从青藏高原到太平洋的巨大跨度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千条江河,长江、黄河宛如两条主动脉流贯中华大地。伟大的中华民族,背靠世界屋脊,自西向东,俯视着浩瀚的太平洋。

中华文化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发祥的。

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天之涯、海之角,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还有那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阴历年大门上贴的红纸黑字的春联。所有这一切都唤起了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

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联结在一起?是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更大、更深远。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

当我们喊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当我们开始学会称呼自己姓名的时候,当我们第一次拿起筷子吃饭的时候,我们就参与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行为,并以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显示着这个文化的特点。

那么,从总体看来,中华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呢?

中华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人文”这个词起源很早,《周易·贲卦·彖辞》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将人文与天文置于对等的地位,可见对人文的重视程度。概括地说,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人的尊崇。《老子》把人和道、天、地并列,称之为四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孝经》记载孔子的话:“天地之性,人为贵。”(《圣治》)认为人在天地所生的万物之中最为尊贵。

《左传》里有这样的话:“夫民,神之主也。”并说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致力于神的事(桓公六年)。《左传》里又有这样的话:“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襄公三十一年)连上天也要顺从人的愿望。

中国虽然也有宗教和神学,但宗教和神学没有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没有国教,没有教皇,更没有宗教裁判所。

中华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祖,或者崇拜那些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非凡贡献的人。孔子、李冰父子、司马迁等,都有祭祀他们的庙宇。

所以,中华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为核心的文化。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

人文精神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又说“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孟子还有一段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善的人,就是圣贤。

例如孔子被称为圣人;他的三千弟子当中有七十二位最好的,被称为贤人。中华文化以人为中心,在众人之中又以圣贤为中心,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这是中华文化中十分可贵的内容。

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礼运》),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至于公和私的关系,应以公为先;人和已的关系,应以人为先,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中国有句古话:“敬业乐群。”(《礼记·学记》)“乐群”这两个字很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特点。荀子阐发孟子的人伦说,提出“群居和一”之道(《荀子·荣辱》),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

他认为人能从事有秩序的伦理生活,所以才能驾驭自然物,个体也就得以生存和发展,因而维系群体利益就成为一种美德。

中华文化是尚和的文化。“和”的本义就是声音相应,也就是声音的和,引申为和谐、和平、和畅、中和、融合、祥和等意义。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中庸》以“致中和”为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子说做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的和谐,“文质彬彬”,才称得上君子(《论语·雍也》)。“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中国古代哲学家讲“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思。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天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都是人类生存的伙伴。

人类虽然是万物之灵,但不要做大自然的掠夺者。不仅如此,还应当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进而达到内心的和谐。

“和”的文化精神,渗透到人和人的关系中,便是注重和谐相处,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平衡。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多个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

在今天这样的竞争时代,应该怎样理解“和”的精神呢?“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动听的音乐、美味的菜肴,都是多样性的统一。

“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简单地混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竞争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通过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以达到“和”的境地。

中华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整体思维。《周易·系辞下》提出“三材之道”,视天地人为一整体,认为宇宙中各类事物都存在普遍联系,彼此相互影响。

人们应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以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克的整体思维,考察自然现象的性能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在天文学、气象学、医学、化学、地理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例如,中医就是把人的身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是局部的病症,却往往要着眼于全身进行治疗。中国的文艺创作、文艺鉴赏也是注重整体的把握,所谓“气象”“神韵”“格调”等等,都是文艺作品给予欣赏者的总体感受。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分析的方法在西方发展起来。分析的方法要求把事物分割成尽可能小的部分,分别加以考察。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学科分工的细密,曾经促使科学长足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但分工过细,以致互相割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未必能发现事物的普通规律,有时候倒需要从总体上把握,这样才更准确。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边缘科学、交叉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也越来越感受到整体思维的重要。

中国科技史权威、英国学者李约瑟推崇中国古代哲学所使用的“通体相关的”思维方法,特别赞扬庄子、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他说:“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该归功于庄周、周敦颐和朱熹等人的,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他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中华文化是自强不息而又开放兼容的文化。中国古代哲人早就看到大自然运行的一条重要规律,并由此引申出人生的准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天道是刚建的,君子效法天道,也应以刚健立身,自强不息。

中华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然而,自强不息并不是自我封闭。《老子》说“容乃公”(第十六章),能兼容才称得上是公,唯公才能久,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化的品格。

中华民族敢干、乐干,也善于吸取外来的文化,吸取其中的营养,使他们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佛学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有的禅学,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唐朝的都城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国际都会,在八世纪前半叶,人口已经达到百万之多,居住着不少任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学问僧、求法僧、外国的艺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大食、天竺、真腊、狮子国、新罗、日本等许多国家的使臣络绎不绝。在宗教方面,除了道教和佛教,伊斯兰教、祆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传播。唐朝的长安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开放兼容的特点。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好像走进一座巨大无比的宝库。我们要认真清理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精神,吸取那些至今仍然有助于社会前进的东西,以增进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

中华儿女不能断了自己民族文化的乳汁!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传统文化是在古代创造出来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清理遗产,包括剔除糟粕这个艰巨的任务,抱残守缺、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民族虚无主义一样,都是没有前途的。

中华文化既有光辉的历史,也有灿烂的未来。我们只要坚持吸取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断开拓创新,就必定能使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永葆青春。具有几千年历史而从未中断过的中华文化,必将再现自己的辉煌,并对全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选自《中华文明之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作者有修改

今日话题

读完这篇文章

你有何感悟?

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