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儿童乒乓球入门训练方法(少儿乒乓球训练方法)

儿童乒乓球入门训练方法(少儿乒乓球训练方法)

更新时间:2022-10-20 03:11:01

儿童乒乓球入门训练方法,少儿乒乓球训练方法

  • 1. 少儿乒乓球训练方法,儿童乒乓球入门训练方法
  • 2. 少儿乒乓球启蒙训练方法,幼儿乒乓球启蒙训练怎么入门
  • 3. 少儿体能训练方法,儿童体能训练14个基本动作模式
  • 4. 少儿足球训练方法,少儿足球训练步骤
  • 5. 少儿室内体能训练方法,儿童室内体能训练项目图解
  • 1.少儿乒乓球训练方法,儿童乒乓球入门训练方法

    1、抛投乒乓球。练习者手持乒乓球,把球投入玻璃杯。刚开始练时离近一些或用大杯子。主要是使孩子对此项活动产生兴趣,并有成就感。

    2、拍面托球。练习者将球置于拍面,使球控制在拍面上。要求练习者控制球时,拍面由静到动控制,然后行进间走动或跑步控制。

    3、持拍颠球。练习者一手持球一手持拍,将球连续颠起,高度为20厘米左右,待熟练后可提高难度,如正、反面轮流依次颠球或绕着球台走动和慢跑中颠球。

    4、连续对墙击球练习。练习者持拍距墙1米左右,用球拍连球将球击打墙上,不要使球落地。待熟练后练习者与墙的距离可增至2至5米,增加难度,体会球感。

    2.少儿乒乓球启蒙训练方法,幼儿乒乓球启蒙训练怎么入门

    1、先练动作,初学者有一个误区,好胜心很强,这是不对的,要先练习基本功,而动作就是基本功。

    2、要注意发力的部位和方式,从腰部发力。站姿很重要,站的时候距离桌案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具体看乒乓球世锦赛运动员的站姿。

    3、球的落点,从对手的发力方式判断球的落点,然后做出应对。从对手的发球姿势,判断球的运动轨迹。

    4、长期训练,勿急于求成,多练多学、多看。

    3.少儿体能训练方法,儿童体能训练14个基本动作模式

    1、5~6岁,应使儿童掌握多种基本活动技能,提高他们大脑皮层的分化能力;

    2、6~7岁,应教给儿童大量协调能力的基础动作,较全面地发展各种协调能力和注意培养他们动作的本体感觉能力,如空间感、时间感、肌肉用力控制等;

    3、7~10岁,应加强反应能力和高频率动作能力的训练,并开始发展专项的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平衡感、时空感和随意放松肌肉的能力,以及培养一些专门的感觉(球感、距离感、器械感等);

    4、10~14岁,应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动作的准确性、思维的合理性、动作变化的速率,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专项协调能力,随意放松肌肉的能力也应继续发展,从而使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发展到较高水平。

    5、同时,应注意青少年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运动员在同样的体能训练前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运动员的恢复也存在一定差异性。一方面是由于每个人的生理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每个运动员的肌肉运动方式、适应程度、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神经系统对肌肉系统的控制等都存在差异,训练结束后恢复的速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还需要结合运动员个体情况进行纵向比较与分析。

    4.少儿足球训练方法,少儿足球训练步骤

    1、循环练习方法:以多个技术动作为一组,将动作编成几个练习组,进行循环练习,克服枯燥感,保持儿童的新鲜感与兴奋感,利于训练中的“即刻恢复”

    2、竞赛性练习方法:让练习对象自由结组,对各个技术动作进行练习比赛。互相鼓励。相互讲评。共同提高。

    3、奖励性练习方法:根据队员对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举行评“星”级活动,激发队员练习的积极性。

    4、趣味游戏性练习方法:可以自编各种足球游戏,在游戏中设置一至二个技术动作,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动作,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少儿室内体能训练方法,儿童室内体能训练项目图解

    1、拉伸与热身:比如跳热身操、压腿、往返跑等。拉伸与热身的目的既是为了活跃气氛,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也是为了事先将身体活动开,保护儿童不在运动中受伤。通常需要十到十五分钟。

    2、上肢力量训练:上肢力量一般通过投掷的动作来训练,指导幼儿如何正确投掷物品。通常是树立一个投掷目标,选取大小适合幼儿抓握的网球来进行,用其他球状物代替也可以,前提是保证柔软和安全。

    3、腰腹力量训练:幼儿仰面平躺在瑜伽垫上,当听到“起身”指令立即从正面坐起,有点类似“仰卧起坐”的动作。主要是训练儿童腰部与腹部的协调与爆发力量,同时还兼顾训练反应速度。还有一种是平趴在软垫上,依靠腰腹力量支起上身,头努力去找背。

    4、下肢力量训练:下肢力量训练可采用青蛙跳、兔子跳、原地双脚跳、跳过障碍物、跳上箱子等方式进行,可以训练儿童下肢的爆发力和耐力,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腿部力量(障碍物和箱子应是柔软的,并且周边同样有柔软的垫子防护,避免儿童受伤)。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