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食盐溶解后蒸发结晶(蒸发食盐水结晶原理)

食盐溶解后蒸发结晶(蒸发食盐水结晶原理)

更新时间:2022-10-25 23:45:01

食盐溶解后蒸发结晶,蒸发食盐水结晶原理

  • 1. 蒸发食盐水结晶原理,食盐溶解后蒸发结晶
  • 2. 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的区别,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如何判断
  • 3. 蒸发镀膜原理,电子束蒸发镀膜原理步骤
  • 4. 蒸发器原理,蒸发器原理及图解
  • 5. 冷却结晶器原理,冷却结晶器的原理
  • 1.蒸发食盐水结晶原理,食盐溶解后蒸发结晶

    1、蒸发溶剂使溶液过饱和,让溶质析出.少量结晶就停止是因为用余热可以完成剩下的蒸发,节省能源,有可以防止氯化钠晶体随溶液沸腾而溅出.(这不是化学变化,而是物理变化,没有方程式.

    2、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3、Ca(OH)2+Na2CO3 =CaCO3↓+2NaOH

    4、因为可以生成碳酸钙沉淀使自由能降低,故可自发进行.

    5、是属于蒸发结晶 原理是根据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加热使溶剂快速减少,从而达到结晶析出的目的.首先明确 食盐在水中是不会挥发的,就算是食盐固体,由于它是离子晶体,熔点比较高,一般温度下固体也不会电离的.

    6、就好比池塘里有水和鱼,水快速被吸干之后,剩下的就是鱼了.

    2.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的区别,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如何判断

    1、适用范围不同:

    (1)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而且是随温度降低而降低的溶质,高温时溶解度高,冷却热溶液时,其溶解度下降,溶质结晶析出。

    (2)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比如NaCL、KCL等。因为溶解度变化小,所以不论冷热都溶解度变化不大,只有通过(加热蒸发)减少溶剂(水)才能使其析出结晶。

    2、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例如:当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NaCl多而KNO3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NaCl,再分离出KNO3。

    3、降温结晶: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此时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降温结晶。例如:当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KNO3多而NaCl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KNO3,再分离出NaCl。

    3.蒸发镀膜原理,电子束蒸发镀膜原理步骤

    1、蒸发镀膜:通过加热蒸发某种物质使其沉积在固体表面,称为蒸发镀膜。这种方法最早由M.法拉第于1857年提出,现代已成为常用镀膜技术之一。

    2、蒸发镀膜与其他真空镀膜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可镀制单质和不易热分解的化合物膜。 为沉积高纯单晶膜层,可采用分子束外延方法。

    4.蒸发器原理,蒸发器原理及图解

    1、蒸发器原理:是利用蒸发方式,将溶液加热后,使其中部分溶剂汽化并被移除,从而提高溶液浓度即溶液被浓缩的过程。

    2、进行蒸发操作的设备被称为蒸发器。由于被蒸发的溶液大多是水溶液,蒸发过程成了用水蒸汽作为加热剂去产生水蒸气,为了便于区分,把作为热源的水蒸气称作加热蒸汽或者一次蒸汽,把从溶液中汽化出来的蒸汽称作为二次蒸汽。

    5.冷却结晶器原理,冷却结晶器的原理

    1、冷却结晶器是一种依靠降低物料温度,从而使物料产生过饱和度,最终促使物料进行结晶的设备。

    2、目前,带搅拌或外循环釜式的结晶器应用较广,其冷却可采取以夹套换热或通过外换热器的方式实现;直接冷却结品依靠溶液与冷却介质直接混合制冷,冷却介质常用乙烯、氟里昂等碳氢化合物惰性液体。

    3、直接冷却结晶器有釜状、回转式、湿壁塔式等多种。这种设备适于处理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显著减低的物系。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