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望儿山真实照片(望儿山主要景观)

望儿山真实照片(望儿山主要景观)

更新时间:2022-11-04 22:20:01

望儿山真实照片,望儿山主要景观

  • 1. 望儿山主要景观,望儿山真实照片
  • 2. 望儿山的传说,望儿山的传说民间故事
  • 3. 药泉山主要景观,玉池山名胜风景区图片
  • 4. 石竹山主要景观,石竹山山顶有什么景点
  • 5. 泥巴山主要景观,泥巴山隧道阴阳两重天
  • 1.望儿山主要景观,望儿山真实照片

    1、望儿山有慈母像、拜母亭、步母石、哺乳轩、望儿塔、拜母祠、报母泉、母恩池、念母祠、仙人桥、望儿山庄、母子桥、母爱界、风范园等十余处以母爱为主题的景观。

    至今,望儿山修建的慈母馆是我国唯一的母亲纪念馆,国务委员陈慕华同志亲自为慈母馆世题字。每年中外游客拜母者络绎不绝。贤达之士多以文孝母,为母立传铭刻其中永久纪念。

    “母爱世界”更为壮观,它是望儿山景区体现母爱这一主旋律的标志。庞大的雕塑群,神采各异,栩栩如生,集中体现了人类母爱的博大。

    2、母亲节倡导人们爱我母亲、爱我家乡、爱我祖国。营口市于1996年把望儿山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杨贵之所撰。

    2.望儿山的传说,望儿山的传说民间故事

    1、古时候,靠山的海边有一个小渔村,一位渔民因打鱼赶海而死于风暴之中,撇下了孤儿寡母。母亲带着幼小的儿子宝儿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她白天耕种,晚上纺线织布、编织渔网,她省吃俭用供儿子读书,给儿子买了一本又一本的书籍。

    2、儿子长成十八岁了已满腹诗书,要过海上京赶考,母亲便依依不舍把儿子送到海滩挥泪而别。母亲爬上最高的山崖,一直望着大海中远去的帆影。一个月过去了,又一个月过去了儿子没有回来;一年过去了,又一年过去了儿子还是没有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天天登山望海盼儿归。可是她哪里知道啊!儿子早已遇难海中……

    3、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寒暑交替她就这么盼着、望着,一直望到青丝变成了白发,望得眼枯泪干。整天整宿饭不吃觉不睡,在烈日下、在月光里、在风霜雨雪中哭喊,她最后化成了一个石头人。

    4、她仍然高高地站立在山头岿然不动,继续任烈日暴晒、风吹雨打,眺望着茫茫的大海,数着片片过往的白帆,痴心的等待儿子的归来。海燕在她头上落脚、海鸥在她身边飞舞……为了纪念这位慈母,后人就把此山尊称为——望儿山。

    3.药泉山主要景观,玉池山名胜风景区图片

    1、药泉山以矿泉远近闻名。以泉水治病的历史已达百年之久,被称为“圣水”,治疗价值很高,可饮可浴。山中心的药泉山公园建有药泉湖、黑龙亭、仿古长廊、金鹿桥、长寿园等景点和饮泉、浴泉场所,成为风景优美的矿泉疗养公园。

    2、二龙眼泉位于北饮泉的北部,是火山喷发的岩浆堰塞而成的湖,它东西宽300多米,南北长近千米,平均水深3米左右,湖底有多处碳酸气泉眼并有暗河流动,再加上二龙眼矿泉水系的注入,因此这个湖是个罕见的矿泉水组成的流动的活水湖。湖水排入药泉河向西南流进了肥沃的火山土地,在那里生长的稻米是举世无双的纯绿色的矿泉水稻,营养价值很高,销往全国。

    3、湖上的景色更是令人流连忘返,清晨朝霞满天,映得湖上波光粼粼。傍晚落日的余晖给湖面涂上一层金黄,海鸥在湖面与矿泉鱼儿嬉戏,岸边乐声悠悠,醉人心脾,轻风拂柳,微波月影,人们三三两两,结伴游园,灯火阑珊时却意犹未尽,真是一幅迷人的湖滨夏夜图,有诗赞曰:湖光如水月如霜,晚风飘送芦花香。钓丝拉破水中月,鱼跃惊醒睡鸳鸯。

    4.石竹山主要景观,石竹山山顶有什么景点

    1、观音岩在半山亭西侧,有巨石如檐,横空而出,离地高10米,似巨瓦一片,故民间称“一片瓦”。崖壁苔痕斑驳,缝隙泄泉,树根盘错其上,岩上“石竹”镌刻,字迹苍然。观音岩附近还有仙人坪、仙床、鹤影石、鸳鸯石、化龙窝等奇石。

    2、石竹寺西侧有“通天洞”,洞高2.8米,深7.2米。洞顶有孔望天,故名。石竹山下有鲤鱼湖。湖面15平方公里,湖内有一小岛形如鲤鱼。岛上常年栖有数千白鹭,傍晚,白鹭归巢,热闹非凡,平添佳趣。乘游艇环湖观赏湖光山色。湖面碧波荡漾,偶见湖鱼跃出水面,此情此景真可谓悠哉游哉,如入人间仙境。

    5.泥巴山主要景观,泥巴山隧道阴阳两重天

    1、大相岭,又叫相岭、相公岭,古称邛山、崃山,又称邛崃山,是荥经与汉源的交界山,海拔高度2000—3481米,年平均气温10c°,冰雪期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底,长达5个月,常常冰封积雪。

    2、还有荥经与汉源交界处的泥巴山芹菜坪至野猪坪地段。人工林、天然林相映成辉,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海拔高度1500——3000米,年平均气温10℃,冰雪期从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底,长达4个月。这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春之绿、夏之凉、秋之爽、冬之雪,四季分明。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