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李存勖为何失败)

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李存勖为何失败)

更新时间:2022-11-16 11:01:01

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李存勖为何失败

  • 1. 李存勖为何失败,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
  • 2. 李存勖怎么读,
  • 3. 李存勖一生有哪些功绩,李存勖悲惨下场
  • 4. 李存勖死后谁做皇帝,李存勖为什么不拥立李唐后裔为帝
  • 5. 屈原商鞅为何变法失败,屈原变法楚国强盛了吗
  • 1.李存勖为何失败,李存勖为啥众叛亲离

    1、李存勖虽是军事家,但他在统治后期荒淫无道,以戏子治国,听信谗言瞎话,强抢妇女(连自家兵士之妻女也不放过。民心军心尽失。便葬送了大好前程与锦绣河山。

    2、李存勖在位期间,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之地,震动南方割据诸国,“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但他沉缅于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于兴教门之变,时年四十二岁。在位三年,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葬于雍陵。

    2.李存勖怎么读,

    1、李存勖拼音:[lǐ cún xù];人名。(公元883~926) 西域突厥沙陀族人,为李克用之子。骁勇善战,灭梁称帝,为五代时后唐开国君主。

    2、后渐骄横,荒于政事,伶人郭从谦谋反,被杀。在位四年,庙号庄宗。

    3.李存勖一生有哪些功绩,李存勖悲惨下场

    1、李存勖是后唐开国皇帝,唐末著名军事家。李存勖一生骁勇善战,深谋远虑,在担任晋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梁,还有北方契丹。当时契丹人的战力十分强悍,但李存勖却能从中胜绩连连,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虽然李存勖打仗有一手,但没有治国之才,他在位期间重用官宦,杀害忠臣,还对百姓巧取豪夺,弄得民不聊生,士卒离心。这次主要为大家讲讲李存勖针对契丹的事迹,其他的事以后另行介绍。

    2、从五代到北宋,好像中原皇帝都怕契丹人。石敬瑭做了契丹人的儿皇帝,英明神武的赵匡胤甚至放弃了武力收复,而想筹足大量的钱赎回被契丹人霸占的幽云十六州。

    3、契丹人真的就那么可怕吗?中原皇帝就真的打不过契丹人吗?当然不是了。这位猛人就狠狠地教训了契丹人的开国始祖耶律阿保机。他叫李存勖,是沙陀李克用的嫡传儿子。

    4、“英雄立马起沙陀”。公元922年,李存勖还没有称帝,天下还是后梁的天下。北方契丹国皇帝后来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兴兵南下。他想干什么呢?动机非常不单纯。当时李存勖兵围镇州。有人忽悠耶律阿保机说,镇州这个地方美女如云,金帛遍地,如果您御驾亲征,拿下镇州,那么所有的美女和金帛可都是您的了。说的阿保机都垂涎三尺了。

    5、一听说有美女,草原的男人都像打了鸡血,可是阿保机的皇后不愿意了,他警告阿保机,咱们什么都不缺,不要再贪图小利了,我听说那个叫李存勖的家伙很厉害,您要是碰上他,恐怕会吃亏。

    6、李存勖是个什么东西?阿保机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为了得到镇州的美女,他雄赳赳气昂昂南下了。契丹大军南下,李存勖这边可是人心惶惶啊,草原恶狼来了,有些士兵甚至开小差溜了。

    7、怎么办?李存勖问大家的意见。大将郭崇韬说话了,契丹人大举南下,为的是钱财,大王刚刚打败后梁的军队,士气正盛,应该会会契丹兵。另一员大将李嗣昭说,强敌在前,有进无退。

    8、好的,看来军心可用。李存勖拍板了,他说,帝王自有天命,契丹其如我何!如果怕小小的契丹人,将来何以君临天下?打。李存勖率领精兵五千迎战契丹。

    9、当时契丹大军有一万人,可是兵贵精而不贵多。李存勖兵分两路,一路正面对阵,另一部埋伏在树林了,虚张声势。契丹兵一看树林中人头若隐若现,不知道到底埋伏了多少人,吓得掉头就跑。

    10、李存勖率兵狂追几十里,俘虏了阿保机的一个儿子,契丹兵狼狈逃窜。李存勖击溃的只是契丹人的先头部队,阿保机本人并不在军中。当他看到败军回来,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11、第二天,李存勖再率一千精兵追击,和五倍于己的契丹兵对阵,李存勖虽然勇猛无敌,却也寡不敌众,陷入重围。关键时刻,大将李嗣昭率领三百精兵及时赶来,横冲直撞,打乱了契丹人。

    12、阿保机本人不得不带着部队狼狈逃窜。谁知,屋漏又遭连夜雨,败逃的路上又突然天降大雪,雪积数尺厚,契丹兵死伤无数,阿保机叫苦连天,我不该啊,不该御驾亲征,不该为了美女不要命啊。

    13、此战,耶律阿保机可以说是完全败给了李存勖。李存勖的老爸李克用临终前叮嘱他说,我有三个敌人,其中一个就是契丹人。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如今大破契丹兵,也算是为老爸报仇了。

    14、契丹人跑了,李存勖一路追踪,他发现契丹兵留下的营地方方正正,丝毫不乱,行军布阵,很有章法。李存勖不由得暗自心惊,看来契丹绝对是中原的劲敌,将来肯定是心腹大患啊。

    15、李存勖说的没错,只是他看不到这一天了。后来,石敬瑭正是借助于契丹人的力量,才篡夺了李存勖一手建立的后唐政权。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原人就得了契丹恐惧症,连幽云十六州也丢了。

    4.李存勖死后谁做皇帝,李存勖为什么不拥立李唐后裔为帝

    1、李存勖死后后唐明宗李嗣源做皇帝。

    2、后唐明宗李嗣源(867年10月10日-933年12月15日),字邈佶烈,应州金城县(今山西省应县),沙陀族。五代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后唐太祖李克用养子。称帝之后,更名李亶。

    3、善于骑射,骁勇善战。攻打后梁,征战河北,辅佐晋王李存勖建立后唐。屡立战功,累迁成德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中书令,受到猜忌。同光四年(926年),奉命镇压邺都兵变,率军攻回洛阳。后唐庄宗遇害后,自称监国,即位为帝,年号天成。在位期间,杀贪官,褒廉吏,罢宫人、除伶宦,废内库,注意民间疾苦,号称小康。后期姑息藩镇,孟知祥割据两川;御下乏术,权臣安重诲跋扈乱政;次子李从荣骄纵不法,以致变乱迭起,朝政混乱。

    4、长兴四年(933年),病逝于宫中,享年六十七岁,谥号“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安葬于徽陵。

    5.屈原商鞅为何变法失败,屈原变法楚国强盛了吗

    1、两者还是有近乎质的区别。屈原变法晚于商鞅,变法失败,屈原被放逐,投江而死。而商鞅是死在自己的刑法上,商鞅虽死,但变法未亡,惠文王杀之未平复世族怨恨,反而更加深入变法。对比上商鞅和屈原,我们常常感到商鞅酷吏,为秦的暴政而短命埋下伏笔,而屈原更豪迈悲壮,更加符合华夏尊崇的精神境界,这个其实是有两汉抹黑秦朝的部分原因。

    2、汉承秦制,但发自于荆楚,陈胜、吴广、刘邦、项羽无一不是楚人后代。战国后期,唯一能统一天下的非秦莫楚,前者法家法治天下,完善制度,骁勇善战;后者道家为主,经济繁荣,底蕴深厚。嬴政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做法源自于商鞅),造成最原汁原味的楚文化已经不可复制,秦亡后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思想正统,不断抹黑秦朝,本质上汉秦无差别,共同结束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在历史长河中,秦楚两国携手共同为华夏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说构成了我们文明的主体,法治承自秦,文化承自楚。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