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娶维吾尔族女人禁忌(维吾尔族来历)

娶维吾尔族女人禁忌(维吾尔族来历)

更新时间:2022-11-21 09:14:01

娶维吾尔族女人禁忌,维吾尔族来历

  • 1. 维吾尔族来历,娶维吾尔族女人禁忌
  • 2. 维吾尔族特点,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简短介绍
  • 3. 维吾尔族特产,维吾尔族必买的特产
  • 4. 维吾尔族的节日,2022新疆节日一览表
  • 5. 维吾尔族的风俗,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和特色
  • 1.维吾尔族来历,娶维吾尔族女人禁忌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回纥人和土著居民。

    1、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回纥源于丁零,丁零人活动在蒙古草原和南西伯利亚地区,以狩猎和畜牧为生。

    2、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维吾尔族特点,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简短介绍

    1、服饰特色:男子外衣称为袷袢,长过膝,宽袖,无领,无扣,穿时腰间系一长带。女子普遍穿连衣裙,外罩坎肩或上衣。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戴尕巴等。

    2、饮食特色:维吾尔族的传统饮食以面食为主,喜欢吃羊肉、牛肉,蔬菜吃得相对较少。主食的种类很多,最常吃的有馕、抓饭、包子、拉面等。维吾尔族禁止吃猪肉、驴肉、狗肉、骡肉,一般未念经宰杀的牲畜和家禽也禁食。

    3、建筑特色:维吾尔族传统的住宅大致可分为“外间”、“餐室”、“后室”三种基本平面组合形式,各地区大都以一种形式为主,但同一形式在具体布局上也有较大差别。维吾尔族房屋的装饰呈现出多样化的装饰,可以通过建筑特色看出来他们的信仰。

    4、礼节特色:维吾尔族人路遇尊长或朋友,要把右手放在胸口,男子相见要握手,妇女相见要互相拥抱,贴一下右脸,最后,双手抚膝躬身道别。

    3.维吾尔族特产,维吾尔族必买的特产

    1、维吾尔族特产:

    ⑴羊肉串:维吾尔族的特产以羊肉串出名。羊肉串采用绵羊肉,放于明火烤制而成。⑵沙木萨:沙木萨实际应为烤包子。且呈四方状。⑶油塔子:油塔子形似塔,用精白面粉制成。⑷烤全羊:把羊经过宰杀工序后,将羊挂入烤炉内,烤至金黄。⑸手抓饭:维吾尔族手抓饭内,通常放入具有新疆特色的食材制作而成。

    2、维吾尔族有哪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

    ⑴馕:新疆传统食物之一,在新疆的历史悠久,外皮为金黄色,古代称为“胡饼”、“炉饼”。馕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馕的花样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丰富。

    ⑵麻札:新疆伊斯兰教圣裔或著名贤者的坟墓。著名麻札多为庭院式或宫殿式的建筑,主体是穹窿形的高大墓室,主体部位的顶部和墙面,镶嵌绿色琉璃砖,装饰精美。新疆麻札为数甚多,其中著名的约有40多座,如喀什的阿帕克和加麻札,阿图什的沙图克·波格拉汗麻札,英吉沙的乌尔德麻札等。

    ⑶多朗舞:维吾尔族民间著名舞蹈形式。流行于新疆各地,是按多朗“木卡姆”(大型套曲)的乐曲节奏演跳的双人对舞。

    ⑷夏地亚纳:每逢年节,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喜欢聚集在一起,合着唢呐铁鼓的音乐节奏,跳各种民间舞蹈,最后多是跳夏地亚纳,以抒发无限的欢乐。在盛大的欢庆场合,也跳起夏地亚纳以示庆贺,所以又称夏地亚纳为“欢乐的舞蹈”。

    ⑸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汇集歌、诗、乐、舞、唱、奏于一身。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

    4.维吾尔族的节日,2022新疆节日一览表

    1、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2、维吾尔族,民族语言为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分为中心、和田、罗布三个方言。

    3、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是维吾尔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尔绿洲、和田绿洲以及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为集中。天山东端的吐鲁番盆地,也是维吾尔族较为集中的区域。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萨尔、奇台一带,有为数不多的维吾尔族定居。此外,在湖南省桃源县和河南省渑池县,也有少量维吾尔族分布。

    4、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维吾尔族总人口数为10069346人。

    5.维吾尔族的风俗,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和特色

    1、礼仪,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

    2、节庆,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 肉孜节 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肉孜节”,也叫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因在封斋一个月后开斋的那天举行而得名。伊斯兰教规定成年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封斋一个月,在封斋期间每日两餐,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吃喝。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月为准。

    3、婚俗,男女青年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码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择偶 男孩的父母首先从亲友邻里、乡里,其次从外村异乡为儿子物色对象。选中之后,就通过别人告诉儿子,征求儿子意见,若儿子无意见,即可选定。

    4、服饰,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亚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男子削发戴小罩刺绣花帽。清代初期,维吾尔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

    5、饮食,维吾尔族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羊肉串与手抓饭 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俗。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