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学会说话必看的三本书(五经指的是哪几本书)

学会说话必看的三本书(五经指的是哪几本书)

更新时间:2022-11-29 18:32:01

学会说话必看的三本书,五经指的是哪几本书

  • 1. 五经指的是哪几本书,学会说话必看的三本书
  • 2.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哪四本书,四书五经是指哪几本书
  • 3. 四大才子书指的是哪几本书,四大才子是哪四大才子各自特点
  • 4. 四库全书的四库指的是哪几本书,四库全书指的是哪四种
  • 5. 五经指的是哪五经,五经指哪五经
  • 1.五经指的是哪几本书,学会说话必看的三本书

    1、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士礼》《周易》《春秋》五部。

    2、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2、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本是六经的《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2.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哪四本书,四书五经是指哪几本书

    1、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四本。《大学》是初学儒家道德思想的入门典籍,《论语》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而《中庸》也是道学中最为的经典之一。

    2、《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3、《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4、《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5、《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3.四大才子书指的是哪几本书,四大才子是哪四大才子各自特点

    1、《三国演义》,元末罗贯中著,清初毛宗岗评点。

    2、《好逑传》,清初名教中人编次,游方外客批阅。

    3、《玉娇梨》,明末清初荑荻散人编次,天花藏主人评点批注。

    4、《平山冷燕》,清初佚名氏著,荻岸山人编次,天花藏主人评点批注。

    5、《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著,金圣叹评点批注。

    6、《西厢记》,元代王实甫著,金圣叹评点批注。

    7、《琵琶记》,元代高明著,明末清初毛纶评点批注。

    8、《花笺记》,明末清初作,作者佚名,静净斋主人钟戴苍评点批注。

    9、《捉鬼传》,清初樵云山人编次。

    10、《驻春园》,清中叶吴航野客编次,水箬散人评点批注。

    4.四库全书的四库指的是哪几本书,四库全书指的是哪四种

    1、《四库全书》的“四库”指的是经、史、子、集四部。

    2、《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

    3、《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

    4、《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

    5.五经指的是哪五经,五经指哪五经

    1、《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3、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之名始于宋朝。

    4、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统称,起源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直至唐代随着科举制的产生而逐渐消亡。它是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