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的由来据说是因为插花女救光武帝刘秀而得名。
插花镇(历史原名吕家铺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1996年阜阳撤地设市后,被阜阳市委、市政府批准为副县级建制镇;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安徽省第一批扩权强镇试点镇;2014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重点镇。插花镇距市区16公里,辖15个村(居),总面积110.18平方公里,8.5万人,耕地近10万亩。
阜阳市插花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原名叫吕家铺子。后来为何改叫插花庙,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东汉的创建者刘秀,当年在一次战斗中失利,被敌军追赶路过此地,人困马乏,口渴难忍,遂向井边汲水的一位头插鲜花的姑娘讨水喝,请求避难,这位姑娘就让刘秀进屋藏了起来,刘秀才躲过敌军的追捕。
这件事不知如何被村里人传了出去,大家在姑娘背后风言风语,认为她未出嫁就与陌生男人来往,败坏了风气。
在当时的封建礼教下,姑娘不堪忍受讥讽,投井自尽了。
后来刘秀当了皇帝,想感谢这位姑娘,派人来寻访姑娘,属下人汇报了姑娘已死的消息,刘秀心中甚感内疚,乃下诏在此地建座庙宇。
庙里塑一位头插金花的村姑像,人们就改称此地为插花庙,建镇后叫插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