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从写景入手,交代时间(夜)、地点(舟)、天气(细草微风)、状况(危樯独舟),通过这些描写迅速勾勒出一副水墨画。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描写精致而又不单单只是写景,让人同时感觉到诗人自身的状况:我就像微风岸的细草,又像夜里孤独的小舟。既写景,又寓情于景。
颌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名句。对仗工整,写景雄浑大气,纵横开阔,历来为世人所称赞。星星低垂天边,显得平野十分广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这两句是深化写景,但是与一些诗人不同。一般都是从大入小,先写大景观,再细写小景致,而杜甫选用了先小后大的写景方式,用颌联两句的大气开阔反衬出“细草”、“独舟”的渺小,其实也就是自己的渺小。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完全是因为被大自然的景色震撼了吗?当然不是。
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不再继续写景,转而抒发诗人自身的感受,自然也是因为看到前面景色之后的感受。出句“名岂文章著”,名声岂是能靠文章得来的?这就有意思了。因为杜甫的名声还真就是靠文章得来的,我们都知道他的仕途是失败的。作者这样写,明显就是觉得自己的政治才华并没有施展。
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合回首联所看到的江景,同时加深颈联对自己的形象的描写,形容自己在天地之中飘零,就像那江上的沙鸥无处可依,悲怆伶仃的心情表露无遗。
起承转合,严丝合缝,庖丁解牛,无懈可击。
这首五律写景雄浑壮阔,气象万千,却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用大江东流、星月争辉的绚烂景象反衬出诗人的孤苦伶仃、悲惨境遇,最后又用苍茫天地间细小的沙鸥自喻,突出了渺小而无力的孤独感。
随后杜甫进入夔州,开启了贫病交加却才华横溢的创作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