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来宾和观众,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共同聆听关于孝的诗词。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父母的一种感恩之情,也是一个人修养高深程度的体现。今天我们将通过朗诵诗词来感受孝的伟大之道。
首先,我要为大家朗诵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问孝》:
白首何如孝向亲? 父母重恩在昼眠。
一筐新果供四双, 万姓衣裳半袂翻。
去日已成堆案上, 今宵犹免劝床前。
莫唤重门驶匣转, 便当还家不能言。
这首《问孝》中,白居易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孝子无私奉献的形象。他以自己老了的形象发问:“白首何如孝向亲?”并用自己对父母的孝心为例子,鼓励人们要尽孝。这首诗既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又把孝行的崇高价值传递给了后人。
接下来,我要为大家朗诵一首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园亭不见几枝梅,因为吟哦到夜来。
人世难得情如此,奉孝从来最少开。
商量死后秦淮岸,万岁东来却上来。
后来更有陶潜在,丹青不知老将至。
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苏轼通过一次寻梦,表达了对父母的无限思念和对孝道的体悟。他说:“奉孝从来最少开”,意思是认为孝道非常少见,能够做到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并不容易。这也提醒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要更加注重家庭关系,以实际行动践行孝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最后,我想引用清代文学家郑板桥的一句名言:“孝道经国之本,家庭和睦之基。” 这是他在写给儿子的书信中谆谆教诲。他认为,孝道是一切家庭和睦的基础,也是国家兴旺的必备条件。
今天我们通过朗诵这些经典的诗词,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孝道的真谛和崇高价值。希望这些传统的文化遗产能够在我们的心中根深蒂固,用实际行动践行孝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谢谢大家!
关于孝的主持词 【篇一:主持词-孝道】 道德讲堂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来到xxx道德讲堂。本期讲堂的主题是孝道。今天我们将通过“自我反思、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祝福”六个环节来学习“孝道”这一道德品质。
首先,我想请各位跟我一起,来进行一下自我反思
(一)自我反思:在我们赡养老人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顺从老人,尽可能让老人精神物质双方面得到满足呢?我们是否做到了处处尊 重,对老人宽容谅解呢?我们是否真心认为赡养老人是天经地义呢? 反思过后,让我们来欣赏一首献给母亲的歌《懂你》
(二)唱歌曲:《懂你》 好,欣赏完《懂你》歌曲后,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学模范
(三)学模范 从古至今,天下的孝子层出不穷。 比如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古人孝子多,今人孝子也不少。下面我们通过一位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来感受父母之恩重于山,请看视频——生命的布带 视频播放完了,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儿子。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儿子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百善孝为先,陈斌强用自己的事迹行动给所有人做了一个完美的榜样。带着对陈斌强的敬意,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诵经典。下面,请xxx上台为我们朗读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文章《孝心无价》
(四)诵经典--《孝心无价》 从毕淑敏的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了即时行孝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下面,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发善心
(五)发善心“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孝顺”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孝顺是人伦理道德的一个基本指标,孝顺的基础是尊重,起点是抚育之恩和情感关心的回馈,这可以说是一种责任。 道德,源于教育,道德,重在传承,道德,贵在坚持。真诚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受益者。 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的道德讲堂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高挚孝道的大旗,向古今孝子学习,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孝子,让我们的父母享受到子女的一片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