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指的是古代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儒家学者们讨论和交流学术问题的地方。
在这个“坛”上,有普通百姓与文化名流,有老师与学生,有官员与民众,一起讨论问题、互相交流,进而促进了学术、政治、社交等各种方面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杏坛也象征着儒家文化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以及通过思考和交流来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价值观。
杏坛是讲学处所的别称。
〔庄子.渔父篇〕中说:孔子悠游于林荫蔽天的黑森林,安坐在遍植杏树的土台上(杏坛),弟子围坐读书,孔子则鼓琴歌唱。〔庄子〕中这则叙述本是虚构的寓言,但所设想的情景颇为风雅,于是后人乃别称孔人聚徒讲学之所为杏坛,并且在曲阜孔府处筑坛,植杏树,营造出杏坛的景致。
今日孔府中的杏坛遗迹,据顾炎武〔日知录.杏坛〕一节所称,乃是宋代乾兴年间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所建筑。后来,凡是教育场所或学校都被泛称为「杏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