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战国时期的四大水利工程分别是:楚国的芍陂、魏国的引漳十二渠(西门渠)、秦国的都江堰、秦国的郑国渠。
2.春秋战国时期四大水利工程,有两个都在秦国,在那个时期,制约人口发展的最主要原因除了战争就是粮食,有充足的粮食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国家也就越加强大,秦王赢政哪怕知道郑国是由疲秦的因素在里面,也毅然而然的决定修建,可见那个时期的君主,对于修建水利工程有多么迫切和执着。也难怪秦国能从春秋时期的西戎蛮夷到后来的立足五霸七雄,将荒野的关中地区建立成了一片沃土,以管窥豹,历代的秦王修建过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肯定不少。
中国战国时期的四大水利工程分别是:楚国的芍陂、魏国的引漳十二渠(西门渠)、秦国的都江堰、秦国的郑国渠。
芍陂:楚国孙叔敖于公元前597年主持修建,为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
引漳十二渠:又称西门渠,魏国西门豹于公元前422年组织修建。
都江堰:秦国李冰父子于公元前256年组织修建。
郑国渠:秦国于公元前246年穿凿的郑国渠,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