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叫朔日。
朔日,拼音shuò rì,注音ㄕㄨㄛˋ ㄖˋ。
解释:阴历每月初一日。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惟永泰元年秋九月朔日,敬皇后梓宫启自先茔,将祔于某陵。」
反义词:晦日,望日。
1、我国农历把每月初一称为朔日,每个月前十日为上旬,初一(即上旬上)为朔日。中间十日为中旬,十五(即中旬中)为望日。
2、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九月初九为重九节,亦称重阳。上下联前二句各为回文,末句共嵌四个名称。旬”与日”,月”与阳”又为重言。

叫朔日。
朔日,拼音shuò rì,注音ㄕㄨㄛˋ ㄖˋ。
解释:阴历每月初一日。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惟永泰元年秋九月朔日,敬皇后梓宫启自先茔,将祔于某陵。」
反义词:晦日,望日。
1、我国农历把每月初一称为朔日,每个月前十日为上旬,初一(即上旬上)为朔日。中间十日为中旬,十五(即中旬中)为望日。
2、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九月初九为重九节,亦称重阳。上下联前二句各为回文,末句共嵌四个名称。旬”与日”,月”与阳”又为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