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免疫球蛋白的特点及生物学活性
(1)IgM 产生最早,可进行早期诊断。具有抗菌、中和病毒毒素等作用。
(2)IgA 分泌型IgA,对黏膜免疫有重要作用。
(3)IgG 具有免疫记忆特性;是抗病毒的主要抗体;在病毒的中和作用和K细胞参与的ADCC反应中占主要地位;具有调理作用。亲细胞性抗体可与B细胞、巨噬细胞结合。
(4)IgE 亲细胞性抗体 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结合。I型过敏反应、抗寄生虫反应。
2.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 是动物最重要的造血器官,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是再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
法氏囊即腔上囊,为禽类所特有;是诱导B细胞分化与成熟的场所;可作为外周淋巴器官,能捕捉抗原和合成的某些抗体。
3.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哈德氏腺;黏膜部淋巴小结构成重要的黏膜免疫系统。
4.抗原递呈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B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激活的T细胞。
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B细胞。
兼职抗原递呈细胞包括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激活的T细胞。
5.主要的细胞因子
(1)白细胞介素IL 在白细胞间起免疫调节作用的因子。
(2)干扰素IFN-γ 由抗原刺激T细胞产生;有免疫调节功能。
(3)肿瘤坏死因子TNF 是重要的促炎因子和免疫调节分子。
(4)集落刺激因子CSF 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分化、成熟。
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细菌:主要叙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变异、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理化、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二)免疫学基础:主要阐明病原微生物和宿主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传染病的特异性预防、诊断和治疗;并叙述非传染性免疫的有关理论.
(三)细菌各论:阐述医学上重要的各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检查法和特异性防治.
(四)其他微生物:分别列述与医学有关的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和真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