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 他的作用是什么(可怜九月初三夜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 他的作用是什么(可怜九月初三夜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更新时间:2025-04-02 18:07:54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 他的作用是什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露珠与月的形象。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暮江吟》的第三四句。  其全诗文如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  

1、可怜:可爱  

2、真珠:即珍珠。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珍  

3、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  【翻译】  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