椴木香菇种植,接种很重要,3个技术要点3个注意要做好
椴木香菇种植,是必须要进行接种的,接种部位就是前些天图文专门叙述的,在椴木上打出的孔,这孔就是专门为接种准备的,所以称之为接种孔。每根椴木上的接种孔数量不一样,地域种植习惯的不同,接种孔的规格也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功能一致,就是孔里要存放香菇菌种,让菌种先在接种孔中萌发,生成菌丝钻出接种孔,形成原基、菇蕾、子实体,子实体最后长大并成熟,经采摘,最后做成菜肴,形成一道美食,摆上大家的饭桌。
在椴木香菇种植中,接种过程很重要,它关系到菌种萌发速度、菌丝强壮与否、出菇的快慢,以至于子实体的最后品质。椴木香菇的接种,要经过以下3个步骤,这3个步骤很关键,每个步骤都必须做好。
一,塞菌种。
塞菌种,就是接种,就是把菌种放进接种孔中,因为接种孔较小,在放菌种的过程中,菌种要分成几次放入接种孔中,所做的动作就是把菌种塞入,习惯上把这个动作称之为"塞菌种"。
在把菌种放入接种孔时,先是从发育成熟,做为菌种的菌棒上,取下一小块菌种,塞入接种孔,把掉落或沾附在孔外缘的菌种收集起来,重新塞入接种孔中,塞入时用手指向下用力按压,使较为松软的菌种在孔内边的紧实后,再次取少量菌种放入接种孔中,因为按压形成的空洞部位,再次用手指按压,如仍形成空洞,继续取菌种填满空洞部位,以此类推,直至手指按压后,再不形成空洞。
用手按压的目的,就是为了接种孔内尽量多装菌种,并且能使菌种在孔内更加密实。菌种量大,菌丝体容易萌发,发菌速度也快。
二,挤压紧实菌种。
菌种放入接种孔,通过手指按压,菌种紧实后,还要进行更有力的挤压,目的还是使接种孔中的菌种进一步得到紧实,这次挤压需要借助工具来完成。
所谓的工具,可以是正好和接种孔径一样粗细的木棍,也可以是同口径的铁棍。使用这样的工具时,先把工具的一端,与接种孔对严,用力缓缓向接种孔底部推进,推进时力道要缓,就像手握注射器打针一样,不能出现突然发力,一下把菌种捅进接种孔的现象,这样容易使菌种,从工具与接种孔壁之间的缝隙中被挤出,这样容易伤害到菌种,受伤的菌种不能再次使用,再填补新的菌种,费时、费力,也浪费菌种。
接种孔内菌种,经受过工具的缓力挤压后,如接种孔上部出现孔洞较大,就要再次补充菌种,补充后仍要进行一次挤压,直到经工具挤压,接种孔上部不再出现空洞,视为接种孔内菌种真正紧实。在挤压过程中,接种孔内菌种上截面,最好与接种孔上缘有微小差距,差距1~2毫米即可,这样利于扣盖时,找准位置,为扣盖提供方便,也利于提高扣盖效率。
三,扣盖。
椴木香菇种植,菌种经工具挤压紧实后,就进入接种孔扣盖步骤。接种孔的扣盖使用树皮制作,上一篇图文有详细叙述。扣盖的作用是封闭接种孔,让菌种在适宜的密闭环境中萌发,同时也阻断菌种与外界的接触,免受杂菌的侵害,促进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
在扣盖过程中,扣盖的方法是,把做好的扣盖,放在接种孔上,与接种口内沿对齐,用手按住扣盖下压,最好使扣盖少部分进入接种孔,接着使用锤子等工具砸击扣盖上面,使扣盖完全进入接种孔。对接种孔能菌种过满,在接种孔上部不存在凹陷的接种孔,千万要对好扣盖和接种孔的位置,然后用锤子类工具砸击,否则,扣盖不能准确进入接种孔,在砸击力量的作用下,被砸扁,变成废盖。
用树皮做成的扣盖,延展性很好,在锤子的砸击下,既向接种孔内运动,整个上面也出现延展,变得更大,很好的覆盖住接种孔外沿,使接种孔的密闭变得更严实,这也是用树皮做扣盖的原因之一。
椴木香菇种植,在接种过程中,主要的过程就是把菌种接入接种孔中之后,并进行相应的增加紧实度处理,最后扣盖,砸实。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有3点。
【1】放入接种孔的菌种量一定要够多。
放入接种孔的菌种要足够多,这不光是菌种萌发快,菌丝生长快的需要,更是为下一步菌种紧实过程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如果菌种不够多,本就较为松散的菌种,在紧实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接种孔不满的状态,扣盖后接种孔中出现空洞,在密闭的空间里,下面的菌丝向上蔓延,只能通过孔壁做为附着物,最后菌丝长满空洞时,变得又细又长,不够粗壮的菌丝,形成原基的能力差,及时形成原基,长出子实体也不会强壮,质量当然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接入接种孔的菌种量一定要足够多。
【2】接种孔内的菌种一定要足够紧实。
菌种在没有放进接种孔之前是比较松散的,如果不进行挤压等增强紧实度的处理,或者处理的不够紧实,菌丝体萌发生长后,仅稍稍好于上述的空洞状态,做为木腐菌的香菇,它的菌丝体等同于没有结构合理,且适宜的培养基质环境生长,自然在生长过程中,就不能生长的茁壮,当然对子实体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最后将绝对的影响香菇的产量和质量
【3】扣盖一定要足够严实。
扣盖是香菇接种的最后程序,扣盖如果不是足够严实,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促进菌丝体生长、防杂菌侵害作用不能达到外,对生长出的子实体的牢固性也有着很大的影响。香菇在椴木上生长,菌丝体在接种孔中长出,子实体也把接种孔做为立足之地,扣盖不严,就造成了就使扣盖与椴木间,以接种孔外沿为结合点的部分松动,松动的部位,根本无法承受慢慢长大的子实体的重量,最后未成熟就可能自然脱落,最后影响的必然是香菇的产量和品质。
上述三点,在接种过程中,是必须注意的,它影响的是整个香菇种植最重要的过程,即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最后影响的是香菇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椴木香菇种植,接种过程十分重要,尽管是野外进行,无拘无束,看似简单,一塞、一压、一砸间就能完成。就是这简单的过程,必须注意细节,把握住细节的关键,把细节真正的做到实处,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大意,否则,一旦失误,影响的是整个种植过程,最后影响的是香菇的产量和质量。种植者一定要小心、谨慎操作。
我是初始农人,食用菌种植者。个人经验分享,不妥之处,请指正。欢迎关注、转发、点赞、评论。
一、椴木准备
1、砍树:砍伐菇树好选在冬季,这时期树木处于休眠状态,贮藏的养分丰富,同时树木含水量少,树皮与木质部结合紧密不易脱皮。
2、人工接种椴木经干燥后,断面出现裂纹,含水量约为40%—45%时,就可以进行人工接种。
二、做好遮阴、养苗管理
常用的堆叠方式有井字式、条码式、复瓦式。每隔一个月左右要上下调换位置一次,反复排放上下菇木要相错开以利通风,便于吸收水分。
三、出菇期管理
场地通风条件较好,菇木容易干裂,应以在出菇期间特别注意加强水分管理,菇场的空气湿度要保持80%—90%,菇木的含水量以50%—60%为适宜,如遇天晴不雨,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尽量加大温差和湿差,以刺激菇蕾的分化和形成。如果菇木过于干燥,可将菇木浸水12—24小时,然后集中、并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温、保湿,每天通风三次,可促使菇蕾大量发生,出菇期间,香菇的呼吸作用旺盛,为保持菇场空气新鲜,必须把菇木周围的杂草清除干净、保证菇场通风,透气。
四、采收及烘干
菇蕾长出后,温湿度适宜约经7—10天,就可采收。从外形看菌盖有6—7分开展,边缘尚内卷,盖缘的菌膜仍清晰可见。为采收适时。采下的香菇应即进行烘干、应将鲜菇按大小、厚薄和干湿度不同分开。排放烘干装置上,开始用40—45℃缓慢烘烤,使水分逐渐散失。菇体慢慢变软后,把温度徐徐升高到60—65℃,直至烘干。烘干技术直接影响到香菇的质量。掌握好温度为重要,过高易烤焦。过低难干,若温度超过70℃,加上排气不良,很易造成菇盖变黑,剧烈变温也会导致菇盖收缩,龟裂,边缘倒卷等不良情况的产生,从而降低商品的价值。
五、病虫害防治
寄生在菇木上的杂草种类很多,木霉菌、裂褶菌、鳞皮扇菌、桦褶孔菌、云芝等。在害虫方面有食害鲜菇的蛞蝓、蜗牛等,危害菇木的有天牛幼虫,小囊虫和白蚂蚁等,防治上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菇场和菇木的科学管理,创造有利于香菇生长,不利杂苗、害虫等发生的环境,做到防患未然。一旦发生应及时扑灭,勿使蔓延。
1、人工刮除式扑杀,菇木上出现杂菌,应及时用刀刮除,施涂2%石灰水、对于蜗牛、蛞蝓等害虫,可于清晨或傍晚进行捕杀。
2、药物防治:杂苗污染菇木用石灰液局部涂刷,对蛞蝓、蜗牛可用石灰、漂白粉(10:1)混合撒在场地上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