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是一种鸟类,在古代诗歌中经常被提及。以下是几首关于鹧鸪的古诗及鉴赏:
1. 《鹧鸪》唐·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这首诗通过描绘鹧鸪的生活习性和叫声,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和离别的伤感。诗中的鹧鸪形象生动,叫声悲切,与周围的景物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
2.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宋·刘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这首词通过描写鹧鸪的叫声和冬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离乡别井的伤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词中的鹧鸪叫声哀怨,与作者的心情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3. 《鹧鸪词》唐·李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
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
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这首诗通过描绘鹧鸪的飞行和叫声,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怀念之情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中的鹧鸪形象孤独,叫声悲切,与作者的心情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
总的来说,鹧鸪在古诗中常被用来表达离别、思乡、忧伤等情感,通过对鹧鸪的描绘,诗人能够更加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