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制度的内容是:“三会”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一课”指按时上好党课。“三会一课”是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是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的主要途径。
1、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一般要有本支部半数以上党员参加方为有效。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随时召开。
2、党小组会是党小组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党员组织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党课是党组织以授课形式定期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
3、党员至少每半年上一次党课;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每年至少为基层党员讲一次党课。
三会一课内容包括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三会一课”制度是党基层支部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是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可以使党员对党的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在党的会议上进行民主讨论,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统一思想,做出决议。同时党员定期讨论支部工作,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总结工作经验,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使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地接受批评和监督。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准则,目的都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三会一课”制度的特点
一、政治性
“三会一课”是加强共产党员政治属性的重要举措。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曾明确提出党员必须编入支部定期参加支部生活和会议,并以此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与非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区别。毛泽东同志在阐述支部会议作用时指出,“每个同志都政治化实际化,党的战斗力就强大起来了”。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三会一课”制度也总是结合具体政治任务开展,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章党规和党的理论,讨论支部重要事项和工作措施,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政治觉悟。
二、实效性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凝练地指出:“支部会议的重要意义,第一是解决问题,第二是教育同志。”由于具备“解决问题”和“教育同志”这两大功能,“三会一课”直接关乎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聚散强弱。因此“三会一课”就要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党员在思想认识上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帮助党员用科学的理论认识分析问题,把思想、言行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 教育党员从整体、长远的利益上看问题,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三、严肃性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严格的支部生活极端重要,没有支部生活就没有战斗力。” 纵观我党发展历史,“三会一课”制度执行得好就会有力推动党的队伍大发展、战斗力大提升和事业大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