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身份变化
十岁放牛娃,不满二十岁,学贯古今,晚年隐居终老。
王冕出身贫寒,七岁丧父,十岁便辍学给人放牛。东家给的点心钱,他都攒着来买书读。后来,在放牛之际,靠自学画得一手好荷花。靠这门手艺,王冕卖画赚钱补贴家用,孝敬母亲。王冕天性聪明,不满二十岁,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贯古今。但也性情孤傲,蔑视权贵,远离富贵功名。知县来请,王冕也不赴约;朝廷征聘王冕做官,他连夜逃到会稽山,在此隐居终老。
《儒林外史》中,王冕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开始时是个书生,被人称为“才子”,后来进入官场,成为了一个衙役,开始贪污受贿。然而,他的野心并没有停止,他努力攀升官场阶梯,直到成为了御史,拥有强大的权力。
但最终,他被权力腐蚀,变得极端自私、狂妄自大,甚至不惜背叛自己的朋友,最终被赶出官场,彻底失去了地位和名誉。
他的身份变化从书生到官员,再到被赶出官场的败类,是小说中一种典型的形象变化,也是对官场生涯的一种讽刺和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