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安全火柴的是红磷火柴。
1845年,德国人施罗脱制成红磷并用于火柴制造,红磷火柴安全无毒。19世纪50年代中期,瑞典制造商伦德斯特罗姆将磷与其他易燃成分分开,把无毒的红磷涂在火柴匣表面的擦面上,其他成分则涂在火柴头上,藏于匣内。这样火柴头只有在擦面上摩擦才能点燃,这便是沿用至今的“安全火柴”。
我们经常使用的火柴上称安全火柴。火柴盒的侧面涂有红磷(发火剂)和三硫化二锑(Sb2S3,易燃物)等;火柴头上的物质一般是KClO3、MnO2(氧化剂)和S(易燃物)等。
当两者摩擦时,因摩擦产生的热使与KClO3等接触的红磷发火引起火柴头上的易燃物燃烧,从而使火柴杆着火。安全火柴的优点是红磷没有毒性,并且它和氧化剂分别粘附在火柴盆侧面和火柴杆上,不用时二者不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