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饼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618年-907年)。当时,人们在农历新年期间会进行一种叫做“掷钱”的游戏,用铜钱或银钱投掷到一个盆子里,根据钱币的正反面决定输赢。这个游戏后来演变成了博饼。
博饼的具体起源和发展过程,因为历史资料的不完整和传承方式的多样性,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不过,一般认为博饼最早是在福建一带流行起来的,后来逐渐传播到了其他地区,并且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规则。
博饼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博饼的由来:这一风俗的形成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据传是300多年前,郑成功屯兵厦门,每到8月15日月圆之时,满怀反清复明之豪气的将士们,难免有思乡思亲之情。
为排解和宽慰士兵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苦,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了一种博饼游戏,让士兵赏月博饼。
郑成功亲自批准从农历13至18,前后6夜,军中按单双日轮流赏月博饼。这独特的游戏,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和改进,成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