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品质是对刘备忠心耿耿。当初刘备刚刚起事时,兵不满万,将只有关张赵而已,被曹操打得节节败退,无处容身,主要原因是身边没有一个出色的谋士,后来经过徐庶的介绍,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其事业蒸蒸日上,最终形成三国鼎立,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一心一意为刘备出谋划策,刘备死后,又辅助刘禅,直到在北伐中病死,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品质是:冷静沉着、军纪严明、忠心耿耿、博览群书。
在诸葛亮写给刘禅的《出师表》,多数篇幅都是教刘禅如何用人,哪些人怎么用,教导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对后汉之所以倾颓的原因分析得一针见血,表现出:
1,诸葛亮对蜀汉大业的重视与他卓越的政治思想。
2,诸葛亮十分重义气,知恩图报。正因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使诸葛亮“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临危受命,到死都身系蜀汉大业。(刘备临崩前,对刘备说,如果刘禅治国不力,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夺权机会,可以名正言顺地称霸蜀汉。但诸葛亮并没那样做,他一直辅佐着扶不上墙的刘禅,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蜀汉大旗,直至病逝于五丈原) 。
3,他对任用人材的问题一直是相当重视与谨慎的。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