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语出《苏轼 赤壁赋》,语句中“渔樵”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渔是打鱼的人,樵是砍柴的人,在这里是打鱼砍柴,活用作动词。整句话的意思是“何况我和您在江中小岛上打鱼砍柴”。这种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存在的。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活用现象并释义
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来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
“渔樵”是名词,即渔人和樵夫.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被活用成动词“捕鱼”、“砍柴”;
如 唐 王维 《桃源行》中: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这里名词被活用成动词,赋予了这一词的动词性.苏轼在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也是名词活用成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