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修就是彻底停止生产,把炉温降至冷态进行熔窑重建。
玻璃熔窑冷修的第一步工作是放玻璃水。以前国内玻璃行业在窑炉建设中大多沿袭老的模式:那就是在厂房外侧修建一个较大的玻璃水池和玻璃水沟以便熔窑冷修时放水使用。这不但要占据大面积厂区土地、同时也增加了建设资金。按照传统的冷修放水操作方法,玻璃水由熔窑放到水池后,需使用大量人力和时间清理、捣运;清理出的玻璃块,为继续使用还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如对其破碎、筛分、水洗等重复性劳力投入。尽管如此,在玻璃块加工过程中,也很容易混进参杂物,使玻璃块受到污染,从而严重影响玻璃产品质量。
玻璃熔窑冷修指当熔窑已达到设计窑龄或熔窑损毁严重,通过热修难以维持生产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即止火降温,在常温常压下,对窑体进行大面积更换或修补,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
最简单的冷修只更换蓄热室格子砖、池壁砖及流液洞砖。中等规模的冷修还要重新砌筑池底、小炉和大碹。大规模的冷修则除基础和烟道外全部拆修。冷修一般不简单按原样修复,通常结合技术改造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