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部门整体绩效目标表需要明确的填写。
2. 填写目标表需要考虑到部门的具体任务和业务需求,以及公司整体的战略规划,要确保目标表的具体性、可衡量性和可达成性。
3. 在填写目标表时,需要延伸考虑到员工能力和资源的分配,制定出具有挑战性但又能够实现的目标,并适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同时还需要加强目标表的监督和评估,以推动部门业务的稳步发展。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预算部门在申请部门整体支出预算时填报,作为部门绩效目标审核、预算资金确定和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预算部门整体支出是指预算部门为履行职责或完成事业发展目标、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年度整体支出计划。
二、填报说明
(一)基本信息
1、年度:填写编制部门预算所属年份。
2、填报单位(盖章):加盖填报单位公章。
3、其他情况:单位如实填列。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预算部门根据各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及本部门发展规划,描述年度内部门使用预算资金达到的产出和效果。根据单位年度计划预期实现的多个目标,依次填报目标1、目标2、目标3等内容。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作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的细化和量化,主要填报单位预期实现的多个目标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等一级指标。
1、产出指标:填列部门根据既定目标计划完成的产品和服务情况。可进一步细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等二级指标。
数量指标,填列某年度单位整体预算执行的具体数量成果。如“培 1
训1000人”、“人均培训50课时”。
质量指标,填列某年度单位整体预算执行的质量水平。如“培训合格率90%以上”。
时效指标,填列部门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及时程度和效率情况。如“第一期培训6月底前完成”、“第二期培训9月底前完成”。
成本指标,填列部门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所需成本。如“完成业务培训会议需经费5万元”。
(1)指标内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细分的绩效指标确定为具体内容。
(2)指标值:对指标内容确定具体值。其中,可量化的用数值描述,统一用百分比的形式;不可量化的以定性描述为主。
(3)备注:其他说明事项。
2、效益指标:反映与既定绩效目标相关的、部门整体支出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和影响,主要包括社会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等二级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如“适龄儿童入学率98%以上”。
经济效益指标,如“净利润提高50%以上”。
生态效益指标,如“饮用水源重金属含量下降70%”。
可持续影响指标,如“万元GDP能耗下降4%”。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如“参与培训人员满意度90%以上”。
3、实际操作中确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具体内容,各部门可根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需要,在上述指标中选取或做另行补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