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曳尾于途来历(曳尾于涂中的典故)

曳尾于途来历(曳尾于涂中的典故)

更新时间:2025-04-26 18:38:59

曳尾于途来历

“曳尾于途”这个成语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庄子的《逍遥游》中的一个故事。

故事中,庄子在钓鱼时,突然有一只乌龟从水中爬出来,请求庄子让它离开水而进入陆地生活。庄子问乌龟:“你为什么要离开你所喜欢的水,而要进入你所不喜欢的陆地呢?”乌龟回答:“我在水中生活了很长时间,但是我已经感到厌倦了,我想尝试新的生活。”庄子听后,认为乌龟的想法很好,于是就帮助它离开水进入陆地生活。

这个故事中,“曳尾于途”指的是乌龟拖着尾巴艰难地在路上行走的情景。庄子通过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于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对于那些固守旧观念、不愿意改变的人的警示。

因此,“曳尾于途”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追求自由、追求变化时所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固守旧观念、不愿意改变时所面临的困境。

"曳尾于途" 这个短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它源自《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古代的学者追求学问是为了造福自己,而今天的学者则是为了造福他人。这个短语隐喻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