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的强度根据波长、能量和频率等因素进行分类,常见的是根据紫外线B波(UVB)的强度分为五级,即:
1. 低:UVB强度小于0.6W/m²;
2. 较低:UVB强度在0.6~1.2W/m²之间;
3. 中等:UVB强度在1.2~2.4W/m²之间;
4. 高:UVB强度在2.4~5.4W/m²之间;
5. 极高:UVB强度大于5.4W/m²。
紫外线根据其波长和生物学效应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 短波紫外线(UVC):波长范围为100-280纳米,具有较高的能量和杀菌能力。在日光中,UVC的含量较低,而且会被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因此很少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人工光源(如紫外线灯)可以产生大量的UVC,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这种光源下,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 中波紫外线(UVB):波长范围为280-320纳米,是UV中对人体伤害最大的一种。UVB可以穿透皮肤表层,深入真皮层,导致皮肤晒伤、皮肤老化和产生斑点等问题。过量的UVB照射还会导致皮肤癌的发生。
3. 长波紫外线(UVA):波长范围为320-400纳米,具有较高的穿透力,可以穿透皮肤的深层组织,导致皮肤松弛、皱纹等老化现象。UVA还可以诱发UVB导致的皮肤损伤,并使其修复困难。
4. 不可见紫外线(IVU):波长范围在400纳米以上,是紫外线中唯一一部分人类无法感知其存在形式。不可见紫外线主要来源于太阳和其他高温光源,如卤素灯、荧光灯等。长时间暴露在不可见紫外线下,可能会导致皮肤晒伤和其他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