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濮水河的由来(濮水历史典故)

濮水河的由来(濮水历史典故)

更新时间:2025-04-30 15:14:47

濮水河的由来

濮水河,是流经濮阳区域的一条重要河流,是雷夏泽和巨野泽的水源之一。

濮水河原来称濮水,亦称濮渠水,灉水(南濮水),流经春秋卫地,即所谓“桑间濮上”之濮。濮水,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母亲河,它孕育了濮阳、濮城、临濮、濮州等一批重要城镇;哺育了古老的濮氏、濮阳氏,还造就了中华文化先河之一的“桑间濮上”“卫风新声”。为了纪念这条消失的名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濮阳市建市时,将流经市区内的大公河更名为濮水河。

濮水河,穿越濮阳市城区的一条河流,全长9公里,西起第三濮清南引黄干渠,东入马颊河。流经春秋卫地,即所谓“桑间濮上”之濮。一称濮渠水。上下游各有二支:上游一支首受济水于今河南封丘县西,东北流;一支首受河(黄河) 于今原阳县北,东流经延津县南;二支合流于长垣县西。东流经县北至滑县东南,此下又分为二:一支经山东东明县北,东北至鄄城县南注入瓠子河;一支经东明县南,又东经菏泽北注入巨野泽。历代上下游各支时或此通彼塞,时或此塞彼通,故《汉书・地理志》、《左传》杜预注、《水经注》、《元和志》等书所载经流不尽相同。后因济水涸竭,黄河改道,故道渐堙。明清之际余流犹残存于长垣东明一带,俗称普河。《春秋》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人杀州吁于濮”;杜预注:“陈地水名。”《水经・渠水注》:“沙水东注,即濮水也,俗谓之欠水也。”即今安徽芡河上游。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