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字季直原文为:“安天下之民,必倚诸公卿,倚诸公卿,必倚其德。
德不厚,则民不亲,而官则乱;民不亲,而政则废。
”其意思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依靠公卿的德行,如果他们的德行不够厚重,民心不归,政治就会混乱,国家也会遭受破坏。
这个观点强调了公卿德行的重要性,也是治理国家和维护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
原文为“惟博易,季直操,董遇茂,吾於此三人已矣。
”,意思是“只有博易、季直、董遇这三个人,我才认为是真正的高手。
”。
这句话是出自唐朝诗仙杜甫的《大梁行》一首诗中,杜甫在旅游途中遇到了博、季、董三位名士,对他们的学识、才华、人品等都非常认可,因此写下了这句话。
这句话虽然只是一句简短的评价,但表达了杜甫对博、季、董三位文化名人的高度赞赏和尊重。
此外,这也反映出当时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人物在社会中得到了极高的声望和地位。
这句话也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被用于形容对某些方面有卓越成就的人们的赞扬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