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戚在古代汉语中有四种意思。
1、相亲相爱的样子。《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意思是同胞兄弟要相亲相爱,不要疏远要友爱。
2、忧惧,忧伤的样子。《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心动的样子。《老残游记》:先生论得透辟极了,於我心有戚戚焉。
4、急促的样子。《汉书.李寻传》:治国不可以戚戚,欲速则不达。
1、相亲的样子。出自《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2、忧惧、忧伤的样子。出自《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长戚戚,多忧惧。”
3、心动的样子。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赵岐 注:“戚戚然,心有动也。”
4、低语声。出自吴组缃 《山洪》六:“别人的戚戚低语,反而静下来了。”
5、急促的样子。出自《汉书·李寻传》:“治国故不可以戚戚,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