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曾国藩的各种故事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屡败屡战》了。据说,文正公与太平军交战,却总是被杀得屁滚尿流。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曾国藩也面临着如何向皇帝汇报的问题。因此,奏折中便出现了“屡战屡败”的字样。这样的奏折送上去,能不被皇帝骂成狗吗?于是,一个聪明的幕僚提出建议,把“屡战屡败”改成了“屡败屡战”。虽然只是把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内里的含义却大不相同。皇帝一见之下,不由得体察了曾国藩虽然失败却依旧致力“剿匪”的辛苦与坚韧不拔,不但不惩罚,还安慰了他。“屡败”,是能力问题,而“屡战”则是态度问题。在更有本事与更忠诚的部下之间,领导们显然更喜欢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