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
传统手工业作为古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迅速发展与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息息相关。手工业被称为复活了的历史化石,优秀的手工业品更是我国工匠艺人在长期劳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譬如,为了满足生产生活而进行的生产工具、生活器皿的制造,以及为了满足审美享受而进行的制陶纺织、木雕石雕的创造等等,都是手工制作的精品,都承载着工匠艺人耐心细心、专注执着的精神。
历史背景:
我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谓,其中的“工”就是指工匠,即有手艺专长的人,与之相匹配的工匠精神,一般理解为工匠艺人在专业技术上精益求精、在职业素养上脚踏实地的一种理想精神追求。然而,当前社会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往往流于表浅,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止步于功利性的价值指标,工匠精神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因此,契合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梳理我国工匠精神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工匠精神所涵括的敬业精神、德艺精神、师道精神、创新精神等精神内涵,进而充分地挖掘和发挥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