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望月有感白居易月的意象(望月有感原文拼音)

望月有感白居易月的意象(望月有感原文拼音)

更新时间:2025-05-02 08:33:39

望月有感白居易月的意象

望月也是一种古代文学常用的意象,常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月亮常常扮演着象征身份、表达感情、抒发思想的重要角色。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著名诗句,凸显了月亮作为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符号形象。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又通过描写月亮的变幻和光辉,来表达爱情的痴迷和悲哀。总之,白居易的诗歌中,月亮作为一个富有象征性的意象,不仅起到了装饰诗句的作用,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情和思想。

白居易的《望月有感》诗歌的颈联有“千里雁”和“九秋蓬”两个意象。 附录: 望月有感(并序) 【唐】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兄弟漂泊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