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24日夜,山西平型关乔沟,大雨如注。
驻扎在灵丘县冉庄村的八路军115师接到命令,连夜赶往西北16公里以外的平型关设伏。
“战士们没有雨具,身上的灰布单军装被浇得湿淋淋的,冷得发抖。”18岁的梁斌随军前进,此时的他是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的一名司号员。
雨越下越大。险恶的山洪猛然暴发,眨眼之间,泥沙乱石随着洪水汹涌咆哮而下。
“全连注意!把枪支子弹袋挂在脖子上,以班为单位,手拉手快速通过激流!”梁斌回忆说,2营5连连长曾贤生当机立断下达命令。战士们胳膊挽着胳膊,互相拉着拽着冲过洪流……
此时,这支从雪山草地走出来的人民军队,刚刚结束长征不到一年时间。
1937年9月24日夜,八路军第115师冒着倾盆大雨悄然进入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高地的设伏地域。
战士们经过一夜瑟瑟秋风侵袭,忍着饥饿和寒冷,趴在冰凉的阵地上,等待敌人到来。
次日凌晨,日军如约般走进了八路军布设的“口袋阵”。由于沟深路窄、雨路泥泞,敌人车辆人马拥挤堵塞,行进极为迟缓。第115师抓住有利战机全线突然开火,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