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安姓的来源(安氏家谱32字辈)

安姓的来源(安氏家谱32字辈)

更新时间:2025-05-03 06:42:27

安姓的来源

源流一

出自华夏族原有姓氏。秦朝时有安期生,亦称安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琅琊人,师从河上公,黄老道家哲学传人,方仙道的创始人。是秦汉期间燕、齐方士活动的代表人物。

源流二

西亚安息国(古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其王族后代皆以国名为姓氏,称安帕提亚氏。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刘彻派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抵达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开始有了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而向往佛学,想当僧人,于是就将王位让给叔父,自己出家为僧。东汉桓帝刘志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清来洛阳宣传佛教,随后便定居了下来。

在安清的后裔子孙、以及当时随同太子安清一同入汉的侍从随员们,皆以原国名的汉译名称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安氏正宗。有相当一部分安氏族人多尊奉安清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唐玄宗

源于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时期中西亚的昭武九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唐朝时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原国名“安国”为氏留居中原,后省文简化为安氏。

在唐朝时期“安史之乱”中的祸首安禄山,原为康氏,是中西亚的“昭武九姓”中康国人的后裔,后随继父姓冒姓为安氏,其后代遂以安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旧五代史》卷一二三《安叔千传》载:“安叔千,沙陀三部落之种也。父怀盛,事唐武皇,以骁勇闻。”《新五代史》卷五一《安从进传》载:“安从进,沙陀振武索葛部人也。祖、父皆事唐为骑将。”(注:《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注)沙陀、萨葛、安庆三部落。而萨葛索葛,亦即粟特之不同音译。粟特为中亚古国,所谓昭武九姓多指的就是粟特人,作为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国,粟特人。安叔千、安从进其先世仍为中西亚安国人。洛阳为东汉、魏、晋、北魏首都,因此从东汉以来,包括安息国和安国在内东迁到中原的胡人侍子和商贾,纷纷涌向这里。《洛阳伽蓝记》卷三记载了北魏时期洛阳城内胡商云集的盛况:“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汉朝时的东罗马帝国),百国千城,莫不款附。[11]商胡贩客,日奔塞下,……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12]是为附化之民,万有余家。”此“百国千城”的“商胡贩客”,当然包括安息和安国的商人在内。唐代安姓胡人中,有不少占籍河南。如前面提到的安师、高宗时处士安静为河南洛阳人;处士安神俨为河南新安人等等。而一些籍贯为他地的安姓胡人,也有许多卒于或葬于洛阳,如前面提到的安怀,高宗时陪戎都尉安度,玄宗时祁州祁山府果毅安思节等。这说明他们生活或活动的地方已经主要在洛阳了。《通志》所云“望出”河内(洛阳)的安姓,不知是否指的是安姓胡人。

源流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安迟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吐谷浑部中有安迟氏族。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