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广东立春有什么风俗习惯(广东立春的风俗习惯)

广东立春有什么风俗习惯(广东立春的风俗习惯)

更新时间:2025-05-06 02:44:09

广东立春有什么风俗习惯

广东立春还流行吃春卷

古人用面皮包着时令蔬菜,卷成卷后蒸熟或油炸,寓意春回大地五谷丰登,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

立春又名“咬春”,吃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春日食春芽,春天里所有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尤其是在植蔬丰富的南粤大地,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都是鲜甜味美的节令食物。

1、广东立春有迎春的习俗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2、广东立春有咬春的习俗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3、广东立春有拜春神的习俗

客家的春神即古老的句芒神,是众神中主管农业的天神。客家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典范族群,对春神格外崇拜。接春三明客家的拜春神习俗名曰“接春”。交春之时,耕读之家在大门上张贴“迎春接福”、“春到家兴”、“春到福临”等红纸条幅以表迎接春神。立春时节在每年公历(亦称“西历”)2月4日或2月5日,也就是在客家人“老历年”的前后。立春在过年之后称作“年里春”,立春在过年之前称作“年外春”。报春所谓报春就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当日,让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样子,于街市、里社道路上高声喧叫“春来哩”、“春到哩”,将春天来临的消息报告给邻里乡亲。报春民俗的另一层用意在于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更多栏目